第七章 寧夏古灌區 第五節 三大區、十大渠

明、清兩代,寧夏平原的農田水利,又有新的發展。

明代,寧夏也是邊防要地。當時東起遼東,西到隴西,在明長城沿線,駐守大軍,設立九個軍事重鎮。寧夏一地佔了兩個,即寧夏鎮和固原鎮,前者的治所在今銀川市,後者的治所在今固原縣。明朝又推行軍屯制度,邊鎮駐兵,四成戍衛,六成屯田 。為了屯田需要,他們在寧夏平原大興農田水利。

銀川平原,面積大,農田多,所以這裡仍是明朝農田水利建設的重點。它曾多次組織力量,既維修舊渠,又開鑿新渠。有時工程的規模較大,如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的一次,鑿唐來渠以西的渠道300多里。因此,銀川平原的灌溉田畝較多,據統計,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7年),僅河西灌區的漢延和唐來以及河東灌區的秦渠和漢渠,灌田即達13000多頃。

開闢新灌區,這是明朝建設寧夏水利的特點。明以前,各代對寧夏平原的水利建設,主要的集中在面積較大、耕地較多的銀川平原,在這裡建起了兩個灌區,那就是以秦渠和漢渠為主要灌渠的河東灌區,和以漢延、唐來為主要灌渠的河西灌區。在衛寧平原雖然也有興建,但規模較小。明朝除注意河東、河西兩灌區的建設外,又在較小的衛寧平原上建起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灌溉系統,這樣,便開闢了一個新的灌區,即衛寧灌區。在明朝,見於記載的這個灌區的灌溉渠道有蜘蛛、柳青、勝水、石空、七星等12條渠道。其中除元朝已有蜘蛛等渠外,其他多是明朝新建。大的渠道,每條可溉田三四百頃,小的百頃左右,總溉田面積為2000多頃。

清朝,寧夏平原的水利建設,也有不少成績,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相繼穿鑿了大清、惠農、昌潤等一批重要的渠道。大清渠鑿於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渠口上離唐來渠渠口25里,下距漢延渠渠口五里,渠長75里,渠道位於唐來、漢延兩渠間,溉兩渠間高地1200餘頃,尾水注入唐來渠。惠農渠鑿於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渠口在漢延渠渠口下方,渠長370里,為當時寧夏灌區第一長渠,溉田2800餘頃。昌潤渠也開於雍正四年,乾隆時期又作了兩次修理,位於惠農渠下游東面,長136里,溉田1700頃 。

由於清朝除修舊渠外,又鑿成一批新渠,因此,當時平原上新舊渠道多達30多條,再加上支渠,形如蛛網。其中有10條較為重要,號稱「寧夏十大渠」。這十大渠有三條在河東灌區,即秦渠、漢渠和天水渠。五條在河西灌區,即漢延渠、唐來渠、大清渠、惠農渠和昌潤渠。兩條在衛寧灌區,即由蜘蛛渠演變而來的美利渠和七星渠。民國時期,寧夏水利也略有興建,開了一條規模較大的雲亭渠,渠長100多里,可溉農田2000多頃。十大渠中的天水渠實際上較小,遠遠不如雲亭渠(圖11)。

明清兩代和民國時,寧夏灌區的溉田面積,大體上說,都在20000頃上下。

如上所述,經過持續不斷的水利建設,2000多年來,使這裡一直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糧食產地,被譽為「塞上江南」。不過,在古代,還不可能在像黃河那樣大型的河道上,修建攔河大壩,把水位提得很高,而只能無壩取水,用簡單的、分劈河面約1/4的壘石斜壩導水入渠。結果,因為抬高水位不多,難以將渠道安排在較高的位置上,控灌面積受到嚴重的限制,溉田長期徘徊在一二萬頃上下,無法有較大的突破。同時,歷史上的寧夏水利,也缺乏必要的排水設施。土地鹽鹼化不斷加深。例如銀川地名的由來,便反映了這種情況,它不是富產白銀的平川,而是到處鹽鹼,地表色白如銀的緣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情況開始好轉。青銅峽高壩的修建和渠道位置的調整,使溉田面積很快地增加到40000頃以上;排水網的建設,使土地鹽鹼化的程度也得到減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