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歷代關中農田水利 第五節 關中「三大惠渠」

關中農田水利的狀況急需改善。到近代,由於人們能夠建造堅固的混凝土攔河大壩,可以安全地將河水水位提得很高,從涇、渭、洛等河引水入渠,不再成為問題。又由於處理沙害的水平也大大提高,掌握了一整套沉沙、排沙技術。於是從本世紀30年代開始,在著名的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主持下,在關中首先興建中國最早的新式農田灌溉工程涇惠、洛惠、渭惠三渠。

涇惠渠以涇水為水源。1930年開工,主要工程有三:一是在涇陽縣張家山建混凝土滾水壩一座,以便將一部分涇水攔入引水渠。壩高九米多,基寬17米,頂寬四米,長68米。二是鑿引水渠11230米。內有三隧洞,最長的為359米。引水渠前段1800多米為石渠,用石材砌成,有很強的抗沖刷作用。後段為土渠。引水渠末端建有淀沙池、退水沖沙閘和進水閘。三者的功能分別為:沉澱渠水中的泥沙,排放渠中過多的水和沉澱下來的泥沙,放清水入灌渠。三是在灌區修建灌溉渠道,以改造舊有的渠道為主,將其拓寬和浚深。共修灌溉乾渠、支渠370公里。整個工程分兩期進行,第一期1932年完工,開始發揮經濟效益。第二期1935年完工,實灌涇陽、高陵、臨潼等縣農田59萬畝。

洛惠渠以洛水為水源。它是在西漢龍首渠基礎上修建的新渠系。施工時,還發現當年龍首渠的一部分豎井遺迹。它開工於1934年,渠首在澄城縣老(氵狀)〔zhuang狀〕頭村洛水北岸。主要工程有:攔河大壩一座,長150米,高16米多,底寬22.5米,頂寬五米,為混凝土漿砌塊石結構。為了加強其抗洪能力,砌成弓面向上的弧形。鑿引水隧洞五條,其中鐵鐮山隧洞長3070米,為了克服坍陷,洞內加以襯砌。引水渠全長20000多米,渠上也建有淀沙池、退水沖沙閘和進水閘。此外,還要在大荔、朝邑(1958年併入大荔)兩縣整治灌溉渠道。由於洛惠渠的工程特別艱巨,再加上經費困難的影響,直到1938年李儀祉積勞成疾逝世,仍未完工。這一工程計畫溉田50萬畝。

在三大「惠渠」中,規模最大的是渭惠渠。這條渠道與歷史上的成國渠一樣,以渭水為水源,建於渭水中游的北面,1935年動工。它也是有壩取水工程,攔河壩建在眉縣西面的魏家堡。為了加固壩身,除採用混凝土結構外,又在壩腳打鋼板樁二道,樁深四米。壩頂長500米,高三米多,基寬八米。在北岸開渠引水,建有六孔引水閘,每孔寬1.75米,高二米。進水閘下游一公里處設有淀沙池、排洪沖沙閘和進水閘。渭惠渠計畫灌溉渭北的眉縣、扶風、武功、興平、咸陽五縣70萬畝農田,需要修建的渠道很長。而且因為渭北北南流向的渭水支流很多,在渠道工程中還必須建造一大批渡槽。其中以橫漆水河的渡槽規模最大,長72米。渭惠渠建築物以鋼筋混凝土為主,其質量是當時農田水利建設中最好的。1937年,第一、二兩期工程完成,溉田17萬畝,接著因經費無著,工程長期停頓。

由於財力的限制,李儀祉主持「三惠」工程時,只好採用低標準的建築方案,如低築攔河壩,少建蓄水庫等。這樣,即使工程全部完成了,關中仍然會有大量水資源流失,大片農田得不到灌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除完成李氏未競之功外,接著又按較高的標準改建三大惠渠。改建後的三大惠渠已經可灌農田500萬畝,遠遠超過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圖9)。

差不多與建三大惠渠同時,在關中和漢中,李儀祉還修了一批較小的冠以「惠」字的灌渠,如眉縣的梅惠渠,周至的黑惠渠,戶縣的澇惠渠,長安的灃惠渠,沔縣的漢惠渠等,加上三大惠渠,合稱陝西八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