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歷代關中農田水利 第四節 宋、元、明、清關中水利

宋、元、明、清四代,在我國東部建都,關中的政治地位下降,政府不像漢、唐兩代那樣大力建設這裡的水利,再加上泥沙的淤積越來越嚴重,因而總的說,關中水澆地的面積在逐漸縮小。

在宋朝,雖然不像漢唐那樣大力經營關中水利,但由於這裡是宋對西夏戰爭的軍事基地,駐有重兵,軍用糧秣很多,又不能不分出一些力量來建設當地的水利。宋朝在此集中建設三白渠。它改建了三白渠的渠首。因為涇水不斷刷深河床和泥沙不斷淤高渠底,原來三白渠的渠口已經引不上水,於是宋在原渠口的上方,開了一段新渠,接下方舊渠。這段新渠的工程比較完善,為了防沖,採用石材構築;為了減少泥沙進入下游,設置了澄池;為了防止洪水沖入灌區,修建了泄水閘。在渠繫上,唐以中白渠為重點,宋將太白渠改造成最重要的渠道。太白渠位於中白渠之北,地勢稍高,控制面積較大,可以灌溉更多的農田。經過宋朝的努力,三白渠的溉田面積大幅度增加,據《蔡溥修渠題名記》所載,到北宋末年,可溉農田35000多頃,超過了西漢溉田面積 。因此,三白渠更名為豐利渠。不過因為其他灌渠無力大修,溉田作用下降,所以整個關中的水利,仍呈滑坡趨勢。

元、明兩代,由於涇水繼續刷深河床和泥沙繼續淤高渠底,引水渠口只好繼續一再上移。宋朝的豐利渠,在元、明兩代分別稱為王御史渠和廣惠渠。據元、明時有關資料記載,唐鄭白渠口南距秦漢鄭白渠口2700餘步(五尺為一步);宋豐利渠口南距唐鄭白渠口和元王御史渠口南距宋豐利渠口,都是56步;廣惠渠口南距王御史渠口384步。元末時,這些渠口都已高出涇水水面很多,當時實測,它們高於水面的數字是,秦漢鄭白渠口50多尺,唐朝鄭白渠口13餘尺,豐利渠口七尺,王御史渠口三尺。

王御史渠和廣惠渠的引水口都是岩石結構的山洞,鑿洞工程十分艱巨,前者斷斷續續地鑿了26年,後者也長達17年。渠首工程除鑿洞外,又都築有攔水堰。不過宋、元、明三代堰的結構,都不如唐代將軍翣堅固,它們是一種石囷〔qun群陰平〕堰,用裝滿石塊的竹木容器壘成,屬臨時性工程,需要經常維修。

無論王御史渠還是廣惠渠,溉田面積都不大,最多時約8000—9000頃上下。

在明代,除引涇工程外,也多少注意到引渭工程的修建,特別是明憲宗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所開的通濟渠。這條灌渠西自寶雞,東至武功,長210里,還有南北走向的四條支渠,溉田1600多頃。實際上通濟渠是對漢、唐時成國渠的部分修復。

到清朝,關中水利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於涇水、渭水、洛水等都含沙量很高,以這些河流作為水源的灌區,沙害越積越重。又由於這些水道的河床不斷下切,灌渠引水的難度也與日俱增。上述問題,古代的水工技術很難解決。清朝時,人們只好逐步放棄引涇、引渭、引洛等大型水利工程,而致力於開闢新水源的工作。在渭北,他們開發出大批泉水;在渭南,也鑿引一批山溪溉田。不過泉水、溪水的流量都較少,所以以它們作為水源的灌溉工程,規模往往很小。因此,儘管數量多如牛毛,而溉田面積仍然十分有限。不僅如此,中、小型水利抗禦水旱的能力也很薄弱,容易成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