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歷代關中農田水利 第三節 唐朝關中灌區的擴展

從東漢末到三國兩晉南北朝,由於政局動蕩不安,關中農田水利,或無暇維修,或遭戰爭破壞,總的說處於衰敝狀態。其中因為曹魏和西魏的經營,只有成國渠繼續得到發展。

關中是曹魏對蜀戰爭的基地,在這裡駐有重兵,它從軍糧和漕運的需要出發,對成國渠進行了兩次擴建。第一次在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臻首先將成國渠由郿縣向西伸展到寶雞,伸長渠道100多里。這一段新渠以渭水上游主要支流汧水(千水)為水源。第二次在魏明帝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在司馬懿主持下,又將成國渠向東伸展100多里,到涇水入渭附近。西魏立國關中,帝祚雖然很短,只有22年(公元535—556年),但為了保證必要的糧食生產,在文帝大統十三年(公元547年),在武功西面築六門堰,彙集渭河以北一些小水,以補充成國渠的水量。經過兩魏時期的施工,成國渠的溉田面積雖然仍未超過鄭白渠 ,但它已成為關中最長的灌渠了。

到隋唐,特別是唐朝,經濟、政治力量空前強大,政局穩定的時間也較長,為關中水利的復興和擴建創造了條件。同時,由於唐都長安人口急劇增加,大大超過了漢都長安,唐長安的缺糧問題也比漢朝嚴重。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在位期間,因為京師缺糧,都不止一次地帶著大批官吏、軍隊,就食東都洛陽。因此,對唐政府來說,迫切地期望增加關中糧食的產量。在唐政府的推動下,唐時的關中與西漢一樣,形成了又一次修建水利的高潮。

經兩魏時期的努力,已有一定基礎的成國渠,仍是唐朝施工的重點工程之一,一再進行治理。比較重要的有: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徵調九州夫匠,修治成國渠的渠道;武則天聖歷年間(公元698—700年),引武安水以增加成國渠的水源;唐代宗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和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兩次大修六門堰,增引韋川、莫谷、香谷等水,進一步豐富了成國渠的水量。成國渠經過這樣一系列的改造,可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縣農田20000餘頃,溉田面積大大超過了鄭白渠。唐後期,成國渠更名為渭白渠。

鄭國渠和白渠都是秦漢時期關中地區最重要的農田水利工程。鄭國渠由於工程上存在一些問題,其下游在漢朝時,大多已經報廢。後來,它的上游除一部分與白渠聯網外,也陸續湮塞。唐朝的鄭白渠,實際上是以白渠為主的渠系。鄭白渠當時形成三大支流,最北面的為太白渠;由太白渠引出,在太白渠南面的一支叫中白渠;由中白渠引出,最南面的一支叫南白渠。唐以後鄭白渠往往又稱三白渠。鄭白渠溉雲陽(治所在今涇陽縣北)、三原、下邽〔gui龜〕(治所在今渭南縣北)、高陵、櫟陽、涇陽等縣農田(圖8)。

鄭白渠也是關中平原上重要的灌渠,對它的維修和治理,唐朝也非常重視。與對成國渠一樣,在這裡也設有專門的水利機構,進行管理。在工程上,建成很堅固的名為將軍翣〔sha霎〕引水壩,它的長寬各100步(每步五尺),用塊石砌築,塊石間鑄鐵錠連接。還曾一再整理渠道,以保證流水暢通。但是仍因涇水含沙太多,特別是權貴們在渠上肆意建造水碓、水磨等,造成渠水大量流失,因此,雖然維修較勤,鄭白渠的溉田面積仍然逐步縮小,由10000多頃下降到幾千頃。

水碓、水磨是利用水力碾米、磨麥的設施,達官貴人既可用它加工自己的糧食,又可向外出租,競相修建,嚴重影響溉田。為此,管理渠道的官吏不得不一再下令制止,但很少見效。最後皇帝只好親自出面干預,如唐代宗,他不僅下詔拆除,還勸說其女昇平公主和駙馬都尉郭曖(郭子儀之子)率先執行,在達官貴人中起帶頭作用。據《舊唐書·郭曖傳》載,「由是,勢門碾磑八十餘所,皆毀之」。但不久,他們又紛紛修建。

除上述引渭、引涇等灌渠外,唐朝關中修建的較為重要的農田水利,在黃河、洛水之間,先則有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自龍門引黃河水灌韓城一帶農田6000餘頃。繼而到唐玄宗開元七年(公元719年),同州(治所在今陝西大荔縣)知府姜師度,又引洛水、黃河水灌朝邑縣(今大荔東南)稻田2000餘頃。在長安西面,還建有賀蘭渠,引灃水(一作豐水或酆水)灌渭南農田10000餘頃。此外,隋唐時在渭南還有廣通渠,兼有漕運和灌溉之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