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湖流域農田水利史 第四節 唐、宋的河網化和圩田化

由於太湖流域的農業也需人工灌溉,特別是占流域面積22%的山地和丘陵區的農業,因此,隋唐兩宋時期,修建陂塘等蓄水工程,仍然是這裡水利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以唐朝為例,據《新唐書·地理志》和《元和郡縣誌》等書的記載,擴建舊的、創造新的大型蓄水設施,就多達十幾處。其中最重要的有絳岩塘、錢塘湖等。絳岩塘由三國時期吳國興建的赤山湖擴展而成,唐朝時可溉農田10000頃,是太湖周圍溉田最多的蓄水工程。錢塘湖即「山水甲天下」的西子湖,由唐穆宗時(公元821—824年)白居易主持興建,以江南河為灌溉乾渠,灌溉錢塘(今杭州市)、鹽官(今海寧縣)一帶農田4000多頃 。

在太湖流域修建以排洪為主要目的的塘、瀆、涇、浦,更受到隋唐兩宋時期人們的重視。太湖流域自古以來雖然有許多自然河道可資排洪,如上起太湖下注東海的松江 ,上起太湖下注長江的婁江(瀏河)等;雖然從隋朝起又因為鑿成江南大運河,在客觀上這條大運河也成為排洪的重要幹道。但是,由於太湖流域的大部分(62%)地區為平原和窪地,而颱風雨的來勢又十分驟猛,洪水仍然無法及時排出,洪澇之害大大超過旱災。這就有必要修建更多的以排洪為主的工程。更何況這些工程還有灌溉、航運之利。

隋唐兩宋時期,在太湖流域修建的、對排洪有重要意義的水道,數量很大。其中大型的除隋朝的江南大運河外,有唐朝的元和塘、孟瀆、泰伯瀆、漢塘和宋朝的至和塘等。元和塘又名常熟塘,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穿鑿,南起今蘇州市,北抵常熟縣,長90里。下接白茆〔mao毛〕河以通長江。孟瀆又名孟河,位於今常州市西北境,溝通江南河和長江,長40里。泰伯瀆在今無錫市東南,下注陽澄湖,長約80里。孟瀆和泰伯瀆都在唐元和八年前後,在刺史孟簡主持下,由故道疏鑿而成。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還修復了古老的漢塘。漢塘西起今浙江嘉興市,東到杭州灣。至和塘又名崑山塘,鑿於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上起今江蘇蘇州市,下至崑山注入長江,主要由自然河道婁江改造而成。婁江在宋元時期是太湖下游第二大河,僅次於吳淞江。

除上述這些主要水道外,隋唐兩宋時期還以這些主要水道為骨幹,建成為數眾多的涇浦,使太湖流域水道密如蛛網。據宋朝著名的水利專家單鍔的記載,地處太湖上游的宜興等地,即有「百瀆之利」,其中宜興為74瀆,武進為26瀆。太湖下游的塘浦更多,宋朝另一水利名家郟亶〔jiadan夾膽〕說,蘇州境內的塘浦多達265條。唐宋時期,這一帶的河網化已經發展到了「五里一縱浦,七里一橫塘」的地步。

與河網化水利建設同步,在農田建設方面,又逐步走向圩田化,人們紛紛將縱浦橫塘之間的方塊土地,建成圩田。由於這裡地勢低平,許多地方是:水漲,成沼澤;水退,為農田。圩田化就是把這些土地改造成為基本上旱澇保收的良田。圩田化建設的最主要工程,是:在瀕臨塘浦的圩田四周,築造堅固的堤防。堤的高矮寬窄,視圩的大小、地勢和周圍水情而定,一般高五尺到二丈,寬數丈。堤上有路,以利通行;堤外植柳,以護堤腳。圩周有閘門,以便旱時開閘,引堤外塘浦之水灌田,澇時閉閘,防外水內侵。圩內穿鑿縱橫排水渠道,形如棋盤;澇則排田水入渠,旱則戽〔hu戶〕渠水灌田。圩內地勢最低處,則改造成為池塘以集水。一圩方數里到數十里不等。圩田雖不能抗禦大旱大澇,但對一般水旱有自衛能力,其經濟效益遠遠高於普通農田。它是水鄉人民偉大的創造。南宋時太湖流域圩田分布已經很廣,在平江境內,即今蘇州、吳江、常熟、嘉定等縣市,便有1500多圩(圖7)。

河網化和圩田化建設,促進了太湖流域農業生產的發展。「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諺,反映了從南宋起以蘇州和湖州為代表的太湖流域,已經成為南宋「天下」的糧食主要供應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