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湖流域農田水利史 第三節 六朝的湖塘涇浦

公元220年,三國時期開始。公元589年,南朝結束。在這370年中,由於以下兩個原因,太湖流域的農田水利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建成了一大批湖塘涇浦。

一個原因是由於北人南遷。自東漢末年起,黃河流域政局長期動蕩不安,東漢末有黃巾起義和軍閥混戰,西晉有八王之亂,十六國時期 ,在漢、匈奴、羯、氐、羌各族之間,一再爆發戰爭。戰亂迫使原居黃河流域的大批漢人持續南遷,形成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人口大遷移。太湖流域是接納南遷北人的主要地區。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使在這一地區擴建水利以發展農業,既十分必要,又完全可能了。另一個原因是由於六朝統治者的重視。從三國的吳開始,歷東晉,至南朝的宋、齊、梁、陳六朝,都以建業——建康(江蘇南京市)為都。六朝都城與太湖流域緊密相連,太湖流域成為京畿重地。它既是都城的後方,又是都城糧食的主要供應地。因此,六朝的統治者特別重視這裡的農田水利建設。這樣,在近四個世紀中,便相繼在太湖流域建成了一大批農田排灌工程。

三國時,吳國組織興建的農田水利工程,比較重要的當推在今江蘇省句容縣境內的赤山湖 。它建於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是一座蓄水防旱的灌溉工程。後來經過多次擴建,到唐朝時稱為絳岩湖,發展成為江南非常著名的農田水利設施。另一工程為浦里塘,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開工,位於今溧水縣南20餘里。由於施工太急,軍民多有勞累而死的,沒有全面完工。差不多同時,吳國又在吳興、長興間的太湖邊上築青塘,長數十里,以隔絕太湖水勢,捍衛沿堤農田。此外,吳國還在句容至雲陽(今江蘇丹陽)間鑿了一條稱破岡瀆的水道,雖然這是一條運糧渠道,但也有灌溉之利。由於吳國在這裡興建了許多水利工程,使這裡形成「田池布千里」的景象。

兩晉時繼續在此興建水利。光熙元年(公元306年),陳敏於曲阿(今江蘇丹陽)城西,攔蓄溪水成湖,周長120里,史稱練湖或練塘。練湖本以灌溉為主的水利設施,到唐朝後期,因江南河西段地勢略高,水量不足,需要不斷補充,所以又將它作為運河的水櫃,以濟運為主,有「湖水放一寸,河水長一尺」的作用。繼開練湖之後,東晉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張闓〔kai凱〕又在曲阿建新豐塘,用「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二十功(工作日)」,可灌農田800頃。丹陽屬太湖流域西部丘陵區,地勢稍高,所以兩晉一再在此興建蓄水工程,以資溉田。東晉還在今浙江吳興境內建成「溉田千頃」的荻塘(又名荻港)。

南朝時,在吳興和長興兩地,也相繼建成了兩座規模較大的水利設施。一座叫吳興塘,由劉宋吳興太守沈攸之主持修建,它可溉田2000多頃。另一座叫西湖,它東北距長興城15里,溉田面積更大一些,約3000頃。南朝另一重要水利設施,是排水工程的興建。由於太湖下游地窪水多,洪澇的威脅十分嚴重,因此,引起吳興人姚嶠的注意。他經過20多年的調查研究,擬訂了一個由苧〔zhu住〕溪向東南排水入杭州灣的方案。這一方案在劉宋時曾付諸實施,但因工程量太大,沒有完成。幾十年後,到梁大通二年(公元530年),繼續施工,才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使「吳興一境,無復水災」。這是太湖流域以排水為主要目的而興建的最早最大工程。

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今浙江海鹽境內,有「古涇三百條」。這些唐人心目中的「古涇」,當然,有許多是六朝時修建的。江蘇省常熟縣原名海虞,南朝蕭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才改成常熟。改名原因即與農田水利建設有關。清人修的《常昭合志稿》解釋說,因為這裡「高鄉瀕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資灌溉,而旱無憂;低鄉田皆築圩,足以御水,而澇亦不為患,以故常熟,而縣以名焉」。可見,太湖東北,南朝時,也已有較好的水利設施了。

太湖流域因為六朝時建有眾多的湖、塘、涇、浦等水利工程,可灌可排,水利條件大大改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因此,這裡當時不僅摘掉了「下下」田的帽子,而且還可以與「富甲全國」的關中媲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