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湖流域農田水利史 第一節 低洼多雨的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以太湖為中心,包括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上海市大部分地區。它西起茅山和天目山,東臨東海,北濱長江,南瀕杭州灣。面積36500平方公里。流域的西部為山區和丘陵區,約8000平方公里,占整個流域面積的22%。山區的高度除天目山主峰外,一般為200—500米。中部和東部為水域(湖泊、河流)、窪地與平原。水域佔地6000多平方公里,約佔整個流域面積的16%。湖泊以太湖為最大,2400多平方公里。窪地和平原的面積約22000平方公里,佔全流域的62%。太湖流域形如淺碟,除西部山區、丘陵較高外,東部、南部、北部的高度,也在四一八米之間,中間為窪地,高度多在三米上下。

太湖流域雨量豐沛,年均降水量為1100毫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每年春夏之交,北上的暖氣流和南下的冷氣流相遇於此,兩者勢均力敵,相持時間一個月,甚至五六十天,形成連綿不斷的梅雨。梅雨對水稻生長有利,但如果時間過長,或雨量過大,都會導致水災,特別是對油菜和小麥有危害。又由於太湖流域地處東南沿海,每年七一九月,常有颱風在此登陸。颱風雨來勢兇猛,日降雨量往往高達幾百毫米。如果排水設施不好,特別是中部和東部,便會釀成嚴重的洪澇災害。一年中,太湖流域也有雨量偏少的季節,這時,如果沒有灌溉設備,地勢較高的地方,特別是太湖流域的上游,也會出現旱災。

在我國歷史的早期,太湖流域被認為是全國最差之地。成書於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我國最早的地理學文獻之一——《禹貢》,將全國分為九州,定出每州的等級,最好的是「上上」,最差的為「下下」,共九等。當時太湖流域屬九州中的揚州,揚州被列為最差的「下下」等。到宋元明清時期,以蘇(州)杭(州)為代表的太湖流域,地位急劇上升,被認為是全國最好的地方,是人間的「天堂」。在歷史的長河中,為什麼太湖流域的地位變化如此巨大,這當與這裡的農業發展較快有關。農業是我國古代經濟結構的主體,農業生產水平的高低,是標定土地等級的主要依據。我國歷史早期,太湖流域的農業產量極低,許多地方還是不毛之地,人們自然要把它列為「下下」等。從南宋起,這裡的農業極為發達,成為全國的糧倉,有「蘇(州)湖(州)熟,天下(南宋)足」的說法,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它是人間的「天堂」。

土地是原來的土地,氣候古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為什麼太湖流域的農業生產,從水平很低飛躍上升到全國第一,雖然其中原因非常複雜,但是很重要的一條,當與水利建設有密切的關係。在早期,這裡水利工程寥寥無幾,幾天乾旱,高鄉農業就會成災;雨水略多,低地農田便成澤國,所以農業生產水平很低。到後來,水利發展了,高鄉陂塘如星,低地河浦成網,抗禦水旱的能力增強,因此,農業的生產水平迅速提高。

大體上說,太湖流域的水利建設,秦漢以前屬於初建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有了初步發展,隋唐兩宋時期建成大批河浦和圩〔wei圍〕田,元明清三代大力疏浚河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