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四川都江堰 第三節 漢、唐、宋都江水利

自李冰修建都江水利後,由於它經濟效益顯著,一直受到後人的重視,2000多年來,不僅注意維修,而且多有擴建和創新。

兩漢是都江水利初步發展時期。西漢景帝(公元前156年—前141年)末年,當時著名的地方官吏、蜀郡郡守文翁組織人力,在灌口山(今灌縣西北)下的湔江 上開口鑿渠,分湔江水向東北流,灌溉繁縣(治所在今彭縣西北)一帶1700頃農田。這條新開的灌渠,便是後來的蒲陽河,是後來都江灌區主要乾渠之一。這一工程把都江灌區擴大到成都平原的北部。東漢時期,在廣都縣(大體相當今之雙流縣)鑿了一條20多里的渠道,從郫江下游引水,溉望川源一帶農田,又使都江灌區向成都西南方向擴展。

唐宋時,都江水利系統進一步發展,渠首工程漸臻完備,渠系增加,灌區擴大。

唐高宗龍朔年間(公元661—663年),築成侍郎堰和百丈堤。百丈堤位於內江左側,建造目的是要保護左側堤岸,便於漂木順堤南入寶瓶口。侍郎堰位於虎頭岩對岸下方,因它具有特殊的泄洪排沙作用,將進入內江的過量洪水和水中的泥沙,翻堰排到外江,後人便改稱為飛沙堰。它與寶瓶口、大魚嘴合稱為都江水利三大渠首工程。據當代實測,岷江發水、內江的流量每秒超過1000立方米時,便有40%的洪水和98%泥沙,從飛沙堰排出。當年的侍郎一飛沙堰,由於技術的限制、泄洪、排沙的效果,可能比不上現代,但也不會相差太遠。侍郎一飛沙堰所以泄洪、排沙的效果好,除了它遵循李冰「低作堰」這一重要原則外,便是選位恰當的緣故。它既位於虎頭岩對岸的下方,而虎頭岩是一座突出的岩體,可以將內江洪水和水中泥沙導至飛沙堰,排到外江。它又離寶瓶口不遠,寶瓶口有很好的控水作用,即便內江的流量每秒高達3000立方米,寶瓶口的進水量也在700立方米左右。這樣,洪水就在寶瓶口外形成洄流,使大量的水、沙翻過侍郎堰,排往外江。

李冰興建都江水利時,已在三江中建有石人水尺,並提出了「深淘灘、低作堰」的原則。關於深淘灘,相傳當年李冰曾在鳳棲窩下的河床中埋石馬作標記。低作堰的標準沒有規定,到宋朝,經過長期實踐後,這兩者都有重大的改進。當時已在寶瓶口的石壁上刻有10劃的水尺,每劃一尺。水到六劃,便可滿足灌溉需要,如有多餘,則從侍郎堰排泄外江。為了配合寶瓶口六劃的進水量,所以對侍郎堰的高度,又作了這樣的規定:「歲修侍郎堰,必以竹為繩,自北引而南,准水則第四為高下之度。」

與改進渠首工程的同時,在灌區,除維修舊渠外,又鑿了許多新渠。

在唐朝,比較重要的有,武則天統治期間(公元684年-704年),長史劉易從在唐昌(郫縣西北)、九隴(彭縣)境內鑿渠,也從江沱引水,灌溉兩縣的農田,使西漢文翁所開闢的灌區進一步擴大。這一灌渠便是今天人民渠的上段。唐朝穿鑿的更重要的工程是遠濟(亦稱通濟)堰。遠濟堰在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由益州地方官吏章仇兼瓊主持穿鑿。它從新津邛江(南河)口引渠南下,長120里,至眉州(治所在今眉山縣)入岷江,溉田16萬畝。到唐末,遠濟渠更名為通濟渠,眉州剌史張琳加以整修和擴建,溉田面積大幅度增加,史載達15000頃。由於兩人在水利建設方面的貢獻很大,所以後來有這樣一首詩謳歌他們:

前有章仇後張公,疏決水利粳稻豐。

南陽杜詩 不可同,何不用之伐天工。

兩宋對都江堰的維修和擴建也十分重視。它訂有歲修制度,歲修時,並且要求對施工情況,如河道的高低、寬窄、深淺,灌田面積的大小,使用材料的名稱和數量,施工的人數和主持官員的姓名等,都必須詳記於冊,以便年終考核。並修建了許多工程。比較重要的,在內江灌區,穿鑿了分為九支的石渠水系。它就是後來內江灌區四大渠系之一——江安河的前身。在外江灌區,在四川安撫制置使李璆〔qiu求〕主持下,修復了通濟渠。修復後的通濟渠,可灌「眉田百萬頃」 。經過兩宋的維修和擴建,都江堰灌區發展到了12個州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