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四川都江堰 第二節 李冰興建都江水利

開明治水的主要目的是解除岷江的水害。李冰治水的主要目的,是開發岷江的水利,即利用岷江水來發展成都平原的農業和航運。

成都平原地處四山之中,東為龍泉山,南為峨眉山,西為邛崍〔qionglai窮來〕山,北為岷山。北西一南東的寬度約40—70公里,北東—南西長度約180公里,面積8000多平方公里。由岷江、沱江等沖積而成,沖積層很厚,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坡降約為3‰到6‰。這裡氣候溫暖,雨量豐沛,年均溫度為15℃—17.5℃,無霜期長達270—340天,年均降雨1000毫米左右。這些情況,十分有利於農業的發展。但成都平原也存在著不利因素,特別是降雨的季節分布與農作物的生長並不協調。春雨偏少,影響春播;夏雨來遲,不利農作物發育;盛夏多暴雨,常有洪澇災害。此外,除岷江外,大部分自然水道短促,不便航運。

上述許多數據,都是當代用科學方法測出的,當年李冰當然不可能掌握得那樣具體。但他熟知天文、地理、水脈,對成都平原自然條件的優點和缺陷,還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他在擔任蜀郡郡守的六年間,即秦昭王五十一年一五十六年(公元前256—前251年),組織當地各族人民,大力興建都江水利,以發揮這裡的有利條件,克服不利條件。當時的主要工程項目有:壅〔yong雍〕江作堋,穿郫〔pi皮〕江、檢江,鑿離堆、燒兵欄等。

蜀人稱堰為堋。壅江作堋,就是在岷江上建立大堰,以便將一部分岷江水攔到湔山(玉壘山)以東,發展成都平原的灌溉和航運。應當說,當年大堰的結構比較簡單,但很巧妙。它充分地利用了岷江江心的沙洲,一方面把沙洲頂部改造成魚嘴形,便於分水;另一方面在大沙洲尾部與離堆之間,構築堰體,以便將一部分岷江水攔入寶瓶口。這樣,岷江便被分成內江和外江,魚嘴和沙洲東面的一股為內江,西面的一股為外江。

《水經注·江水注》說,李冰不僅興建了都江堰,還總結出作堰的寶貴經驗——「深淘灘,淺包堰」 。這就是後來所說的「深淘灘,低作堰」。深淘灘,指的是把內江淘得深一些。因為春季和初夏,成都平原比較乾旱,同時也是岷江的枯水期,只有將內江淘深一些,才能使更多的岷江水流入成都平原。盛夏成都平原多雨,也是岷江的洪水期,只有低作堰,才能使湧入內江的過量洪水,漫堰排入外江,以免成都平原發生洪澇災害(圖5)。

《華陽國志·蜀志》說,李冰建堰時,又在白沙郵(白沙河口附近)的三江(岷江、外江、內江)中,各立一石人,上刻「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九字。江中立石人,李冰的用意在於鎮水。所刻九字,也是對江神提出的要求,要求他行水時,既不能太多,漫過石人雙肩;也不能太少,低於石人兩腳。以石人鎮水,向江神要水,未免迷信。但九字也向人們表明,處於石人肩足之間的水位,是岷江的安全水位,否則,就應作防洪或防旱的準備。學者們認為,這是我國見於記載的最早水尺。1974—1975年,人們在外江相繼挖出兩尊石人,其中一尊身高290厘米,肩寬96厘米。它雖非李冰原作,為東漢水官所造,但李冰的石人,大體上說,也應和它一樣。

李冰所穿的郫江和檢江,是內江灌區兩條重要的乾渠。它們都是以岷江為水源,在灌縣東面,從江沱引水南下。由於原始文獻對二江的記載非常簡略,又由於後人一再調整二江水道,因此,當年的郫、檢經行路線,學術界中眾說紛紜。綜合稍後的文獻資料,大體上說,郫江上游相當於今天的柏條河,下游為府河;檢江上游相當於今天的走馬河,下游為錦江。兩江在成都南面會合,繼續南流,至彭山縣回注岷江。除鑿二江外,李冰還在岷江西面開了一條灌溉渠道羊摩江,它是後來羊馬河的前身。

二江的穿鑿,極大地改善了成都平原的航運條件和灌溉條件。自此以後,產自岷山的竹木,每年以百萬計,循著岷江、內江、郫、檢二江漂流而下,進入成都平原,為沿江城鎮提供豐富廉價的建築材料。客貨船隻,也有如穿梭,來往於平原各地。二江流域,有田萬頃,自此以後,這裡可以做到「水旱從人」了,「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這就為當地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證。都江水利工程的興建,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鑿離堆和燒兵欄,目的是要改善岷江的航道。《史記·河渠書》載:「蜀守冰鑿離碓(堆),避沫水之害」。古沫水就是今天的大渡河,因此,《史記》的離碓,當在大渡河與岷江的會合處,即今樂山市的大佛岩,《華陽國志》稱為溷〔hun混〕崖 。兵欄就是今天宜賓市北面的赤岩山,面臨岷江。因為岩石堅硬難鑿,所以用水火相激、熱脹冷縮的方法,使之崩裂。離堆和兵欄都因岩體臨江兀立,形成急流和漩渦,威脅船舶安全,所以李冰要加以剷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