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明、清京杭大運河 第六節 其他運道的浚治

太湖流域是明朝的主要產糧區,「國稅」約佔全國1/6以上,外運任務繁重。由於水量豐富,這裡航道的情況基本良好。但為了進一步提高運輸能力,明朝也一再動工建設這裡的航運工程。除了治理地勢略高的鎮江——常州一段江南河的水道外,主要的是改造孟瀆。孟瀆在江蘇常州市西北,西南通江南運河,東北通長江,為唐人孟簡改造舊水道而成,用於溉田和排泄太湖流域的洪水。明永樂時,徵集民夫10萬加以擴建,使之也成為重要的北通長江的運糧渠道。此外,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又在孟瀆之東穿德勝新河,給江南運河開闢了又一條入江支線。

大運河中,臨清——天津間的一段航道,由衛河改造而成。衛河本身水量不足,主要由漳水補充。但漳水水量變化很大,河道也常有變遷。為了不至因漳水改道而衛河缺水,也為了不致因漳水發水而衛河潰決,明代在衛河上也修建了不少工程。除引漳工程外,還鑿了一批減水河,如山東恩縣(併入平原縣)四女寺減河,河北滄州捷地減河,青縣興濟減河等。這些減河可使衛河中過多的水,有控制地東排入海,以保證運河不被洪水沖毀。清朝也很重視對這些減河的維修。

京杭大運河,由於明、清兩代人們的不懈努力,與元代初建時相比,有很大的發展。其中只有通惠河(明、清叫大通河)是另一種情況,它萎縮了。在元朝,通惠河主要以西山諸泉為水源,雖不充裕,但總還能維持大都到通州的航運。明朝以後,由於白浮泉等日益乾涸,以及皇家園苑耗水劇增等原因,運河水量嚴重不足。其間,雖然經過人們一再整治,如明朝多次修理沿河壩閘,盡量減少水量流失;清乾隆時開闢昆明湖,以增加蓄水量,但都沒有明顯好轉。運河糧船只能到達通州,只有小船經盤壩後,勉強可以通到大通橋。

京杭大運河長1790多公里,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沿線自然條件複雜,地勢高低不一,水源豐枯不等,洪沙災害頻仍。人們用開拓水源、設置水櫃、建立壩閘、分離河運、穿鑿減河等工程和方法加以克服,使這條最長的運河經久不衰,歷時長達六個世紀。這是千千萬萬人民聰明睿智、頑強拼搏的結晶,是民族和國家的驕傲。

元、明、清三代,國家的統一不斷加強,與大運河促進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有密切的關係。大運河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明、清時期,我國農、工、商業都很繁榮,特別是運河地區。當時全國興起了30多座城市,絕大部分分布在運河沿線。我國資本主義的萌芽,也在這裡誕生。

到19世紀末期,由於黃河北遷,大運河遭到嚴重破壞;又由於火車、海輪等現代交通工具的興起,鐵路、海運等南北新的交通幹線的形成,大運河才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不過,隨著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進展,大運河將再度煥發青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