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明、清京杭大運河 第四節 穿淮北新河

自南宋初年,杜充決黃河阻金兵南下起,黃河下游南遷,循泗、淮水道入海。元、明兩代的南北大運河,從徐州茶城到淮安一段,便利用河淮水道作為運道,人稱「河運合槽」或「河淮運合槽」。它長約500里。黃、淮水量豐富,在一般情況下,運道無缺水之患。但黃河多沙,汛期又多洪災,也嚴重威脅航運。人們認為黃河對於運河,既有大利,也有大害,有「利運道者莫大於黃河,害運道者亦莫大於黃河」的說法。但自元、明以來,黃河下游由於南遷日久,河床泥沙淤積與日俱增,決口頻仍,對於運河,發展到了害大於利的地步。於是,從明朝中後期到清初,人們竭力設法變「河運合槽」為「河運分立」,在淮北地區,陸續穿鑿了一批運河新道,甚至將會通河南段的部分運道,也予以放棄。

最早在淮北開的一條新河叫夏鎮新河。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黃河在魯西曹縣、單縣等地決口,沖毀了昭陽湖以西一段運河。南北漕運被阻,明朝遂決定穿鑿新河。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以盛應期為總河都御史,徵集近10萬夫役穿鑿。工程過半,由於盛氏督工太急,怨聲四起,又值大旱成災,為防止爆發變亂,中途停工,只好草率修復舊道,勉強通航。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黃河又在江蘇豐縣、沛縣決口,昭陽湖以西一段運道堵塞更甚。第二年,遂再度興工,穿鑿新河,由工部尚書朱衡主持,嘉靖四十六年(公元1567年)完工。這段新河,北起南陽湖南面的南陽鎮,經夏鎮(今微山縣治所)到留城(已陷入微山湖中),長140里,史稱夏鎮新河或南陽新河。舊河在昭陽湖西,原屬會通河南段,易受黃河泛濫衝擊。新河在湖東,有湖泊可容納黃河來水,比較安全(圖3)。

繼夏鎮新河之後開的另一條新河叫泇〔jia加〕河運河。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黃河決沛縣,徐州以北運道被堵,糧船2000多艘阻於邳州(治所在今睢寧西北)。開泇河的建議遂提出,但未被朝廷採納。幾十年後,黃河在山東西南和江蘇西北一帶再度決口、泛濫加劇,徐州洪、呂梁洪等河段屢屢斷水,情況非常嚴重。於是,在主管工程的官員楊一魁、劉東星、李化龍等人相繼主持下,除治理黃河外,又於微山湖的東面和東南面,穿鑿新河,經過多年斷斷續續施工,到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全部完工。它北起夏鎮,接夏鎮新河,沿途納彭河、東西泇河等水,南到直河口(江蘇宿遷西北)入黃河,長260里。它比舊河順直,又無徐州、呂梁二洪之險,再加上位於微山湖東南,黃河洪水的威脅較小,所以它的穿鑿,進一步改善了南北水運。由於它以東、西兩泇河為主要補充水源,故名泇河運河。

最後,在明末清初,又穿通濟新河和中河。泇河運河峻工後,從直河口到清江浦(今清江市)一段運道約180里,仍然河運合槽,運河並未徹底擺脫黃河洪水和泥沙的威脅。因而河運分離的工程繼續進行,又相繼穿鑿通濟新河和中河。前者鑿於明朝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西北起直河口附近接泇河運河,東南至宿遷,長57里。後者是在清朝初年著名治河專家靳輔、陳潢擘〔bo檗〕划下修建的。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動工,兩年後基本鑿成,後來又作了一些補苴〔ju居〕。它上接通濟新河,下到楊庄(在清江市境)。楊庄與南河北口隔河相望,舟船穿過黃河,便可進入南河。至此,河運分離工程全部告成。

河運分離工程是明朝後期到清朝前期治理運河的主要工程之一,它的完工,使淮北地區的運河基本上擺脫了黃河的干擾,保證了運河的正常航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