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明、清京杭大運河 第三節 會通河的治理

起初,會通河的範圍較小,僅指臨清——須城(東平)間的一段運道。後來,範圍擴大,明朝將臨清會通鎮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鎮)以北的一段運河,都稱會通河。會通河是南北大運河的關鍵河段。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黃河在原武(河南原陽西北)決口,洪水挾泥沙滾滾北上,會通河1/3的河段被毀。大運河中斷,從運河漕糧北上被阻。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定北平為北京,準備將都城北遷。永樂帝鑒於海運安全沒有保證,為解決遷都後的北京用糧問題,決定重開會通河。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他命工部尚書宋禮負責施工,徵發山東、徐州、應天(南京)、鎮江等地30萬民夫服役。主要工程為改進分水樞紐、疏浚運道、整頓壩閘、增建水櫃等。其中有些工程在當年即告完成。

改進分水樞紐。元朝的濟州河,以汶、泗為水源,先將兩水引到任城,然後進行南北分流。由於任城不是濟州河的最高點,真正的最高點在其北面的南旺,因此,任城分水,南流偏多,北流偏少。結果,濟州河的北段,河道淺澀,只通小舟,不通大船。分水樞紐選址失當,是元朝南北大運河沒有發揮更大作用的主要原因。宋禮這次治運河,對它作了初步改進。他除維持原來的分水工程外,又採納熟悉當地地形的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議,在戴村附近的汶水河床上,築了一條新壩,將汶水余水攔引到南旺,注入濟州河。濟州河北段隨著水量的增多,通航能力也就大幅度地提高了。

幾十年後,人們對這一分水工程又作了比較徹底的改進,即完全放棄元朝的分水設施,將較為豐富的汶水,全部引到南旺分流,並在這裡的河床上建南北兩壩閘,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水量。大體上說為三七開,南流三分,南會泗水,北流七分,注入御河。人們戲稱:「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疏浚河道。可分兩個部分。一是將被黃河洪水沖毀的一段運道,改地重新開鑿出來。舊道由安山湖西面北注衛河,新道改從安山湖東面北注衛河。改道到湖東,黃河泛濫時,有湖泊容納洪水,可以提高這段水道的安全程度。又因為這裡的地勢西高東低,運道建於湖東,便於引湖水補充運河水量。二是展寬浚深會通河的其他河道。一般說,要將它挖深到13尺,拓寬到32尺。這樣,即便是載重量稍大的糧船,也可順利通過。

整頓壩閘。南旺湖北至臨清300里,地降90尺。南至鎮口(徐州對岸)290里,地降116尺。會通河南北的比降都很大 。為了克服河道比降過大給航運造成的困難,元朝曾在河道上建成31座壩閘。這次明朝除修復元朝的舊壩閘外,又建成七座新壩閘,使壩閘的配置更為完善,進一步改進了通航條件。由於會通河上壩閘林立,因此,明人又稱這段運糧河為「閘漕」。

除上述工程外,為了更好地調劑會通河的水量,宋禮等人「又於汶上、東平、濟寧、沛縣並湖地」,設置了新的水櫃。

經過明朝初年的大力治理,會通河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漕船載糧的限額,每船由元朝的150料 ,提高到明朝的400料;年平均運糧至京的數量,由以前的幾十萬石,猛增到幾百萬石。明初成功地重開會通河,加強了永樂帝遷都北京的決心,並宣布停止取道海上運輸南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