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明、清京杭大運河 第二節 浚壩河、通惠河

大都一帶的對外水上交通,古已有之。隋朝有永濟渠。不過,永濟渠的北段主要由桑乾水改造而成。桑乾水的河道擺動頻繁,歷史上又有無定河之名,清朝康熙帝期望它不再改道,才命名為永定河。唐朝的某個時候(史文沒有記下具體年代),由於桑乾水的改道,永濟渠已經通不到涿郡了。金朝,中都(今北京市)有一條名叫「閘河」的人工河道,由都城東到潞河,可以漕糧。金後期,迫於蒙古汗國的威脅,遷都洛陽,閘河逐漸淤塞。

元朝初年,為了解決大都——通州間的糧運問題,在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採納郭守敬的建議,在舊水道的基礎上,拓建成一條重要的運糧渠道,叫阜通河。阜通河以玉泉水為主要水源,向東引入大都,注於積水潭。再從潭的北側導出,向東從光熙門南面出城,接通州境內的溫榆河。溫榆河下通白河(北運河)。玉泉水的水量太少,必須嚴防泄水。運河河道比降太大,沿河必須設閘調整。為了上述兩個目的,郭守敬於40多里長的運河沿線,修建了七座水壩,人稱「阜通七壩」。阜通七壩聞名大都,民間則稱這條運河為壩河。壩河的年運輸能力約為100萬石上下,在元朝,它與稍後修建的通惠河,共同承擔由通州運糧進京的任務。

元朝初年,在大都除鑿壩河外,還鑿了一條名叫金口河的運道。金口河初開於金,後來堵塞。元朝在郭守敬主持下,於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重開。它以桑乾水為水源,從麻峪村(在今石景山區)附近引水東流,經大都城南面,到通州東南的李二村與潞河會合。這是一條從營建大都的需要出發,以輸送西山木石等建築材料為主的水道。由於金口河的比降更大,流水湍急,河岸常被沖塌;又由於桑乾水泛濫時有可能循金口河東下,危及大都的安全,後來郭守敬又將它堵塞。

起初,元朝南糧運輸入都,雖然實行海運、河運並舉,由於海運屬初創,船小道遠,運量不算太大;而河運又有黃河、御河間一段陸運的限制,運量很少。兩路運到通州的糧食總計才100多萬石,由通州轉運入京的任務,壩河基本上可以承擔。但後來,因為海運不斷改進,採用可裝萬石的巨舶運糧,也摸索出比較徑直的海道,再加上濟州、會通兩河的穿鑿,漕糧的數量又逐步增加 。這樣,大都、通州之間,僅靠壩河轉運,就比較困難了,於是有第二條水運糧道通惠河的穿鑿。

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新河工程正式開工,以都水監郭守敬主其事。開拓水源是興建這條運河的關鍵。郭守敬通過實地勘查,知道大都西北山麓,山溪泉水很多,只要將它們彙集起來,新河的水源問題,便可基本解決。於是,他從昌平縣的白浮村起,沿山麓、按地勢向南穿渠。它大致說與今天的京密水渠並行,沿途攔截神山泉(白浮泉)、雙塔河、榆河、一畝泉、玉泉等,彙集於瓮山泊(昆明湖)。瓮山泊以下,利用玉河(南長河)河道,從和義門(今西直門)北面入城,注於積水潭。以上這兩段水道是新河的集水和引水渠道。瓮山泊和積水潭是新河的水櫃。集水渠和水櫃為新河提供了比較穩定的水量。

積水潭以下為航道,它的徑行路線為,從潭東曲折斜行到皇城東北角,再折而南下,沿皇城根徑直出南城,沿金代的閘河故道向東,到高麗庄(通縣張家灣西北)附近,與白河會合。從大都到通縣一段,為了克服河床比降太大和防止河水流失,修建了11組復閘,有壩閘24座,並且派遣閘夫、軍戶管理。這些壩閘,起初為非永久性工程,用木料製作,後來改成永久性的磚石結構。

由引水段和航運段組成的這條新河共長160多里。經過一年多的施工,主體工程建成。它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的建成,大都的糧運問題基本解決。積水潭成為重要的港口,「舳艫蔽水」,盛況空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