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隋、唐、宋大運河 第五節 唐朝的運河工程

唐朝的運河建設,主要是維修、完善隋朝建立的這一大型運河體系。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運河的作用,對舊有的漕運制度,還作了重要改革。

隋文帝時穿鑿的廣通渠,原是長安的主要糧道。當隋煬帝將政治中心由長安東移洛陽後,廣通渠失修,逐漸淤廢。唐朝定都長安,起初因為國用比較節省,東糧西運的數量不大,年約幾十萬石,渭水尚可勉強承擔運糧任務。後來,京師用糧不斷增加,嚴重到了因為供不應求,皇帝只好率領百官、軍隊東到洛陽就食的地步。特別是武則天在位期間,幾乎全在洛陽處理政務。於是,有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重開廣通渠的工程。新水道名叫漕渠,由韋堅主持。當時在咸陽附近的渭水河床上修建興成堰,引渭水為新渠的主要水源。同時,又將源自南山的灃水、滻水也攔入渠中,作為補充水源。漕渠東到潼關西面的永豐倉與渭水會合,長300多里。漕渠的航運能力較大,渠成當年(開元二年),即「漕山東(崤山以東)粟四百萬石」。

將山東粟米漕運入關,還須改善另一水道的航運條件,即解決黃河運道中三門砥柱對糧船的威脅問題。這段河道水勢湍急,溯河西進,一船糧食往往要數百人拉縴;而且暗礁四伏,過往船隻,觸礁失事幾近一半。為了避開這段艱險的航道,差不多與重開長安、渭口間的漕渠同時,陝郡(治所在今三門峽市西舊陝縣)太守李齊物組織力量,在三門山北側的岩石上施工,準備鑿出一條新的航道,以取代舊航道。經過一年左右的努力,雖然鑿出了一條名叫開元新河的水道,但因當地石質堅硬,河床的深度沒有鑿夠,只能在黃河大水時可以通航,平時不起作用。三門險道問題遠未解決。

通濟渠和永濟渠是隋朝興建的兩條最重要的航道。為了發揮這兩條運河的作用,唐朝對它們也作了一些改造和擴充。隋朝的通濟渠,唐朝稱汴河。唐在汴州(今開封市)東面鑿了一條水道,名叫湛渠,接通了另一水道白馬溝,而白馬溝下通濟水,這樣,便將濟水納入汴河系統,使齊、魯一帶大部分郡縣的租、調,也可循汴水西運。唐對永濟渠的改造,主要有以下兩個工程。一是擴展運輸量較大的南段,將渠道加寬到17丈,浚深到24尺,使航道更為通暢。二是在永濟渠兩側鑿了一批新支渠,如清河郡的張甲河,滄州的無棣河等,以深入糧區,充分發揮永濟渠的作用。

對唐朝政府來說,大運河的主要作用是運輸各地糧帛進京。為了發揮這一功能,唐後期對漕運制度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唐前期,南方租調由當地富戶負責,沿江水、沿運河直送洛口,然後政府再由洛口轉輸入京。這種漕運制度,由於富戶多方設法逃避,沿途無必要的保護,再加上每一舟船很難適應江、汴(泛指運河)河的不同水情,因此問題很多。如運期長,從揚州到洛口,歷時長達九個月。又如事故多、損耗大,每年有大批舟船沉沒,糧食損失高達20%左右,等等。安史之亂後,這些問題更為突出。於是,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開始,劉晏對漕運制度進行改革,用分段運輸代替直運。規定:江船不入汴,江船之運積揚州;汴船不入河,汴船之運積河陰(鄭州市西北);河船不入渭,河船之運積渭口;渭船之運入太倉。承運工作也雇專人承擔,並組織起來,10船為一綱,沿途派兵護送等。分段運送,效率大大提高,自揚州至長安40天可達,損耗也大幅度下降。

除漕運租、調外,大運河還大大促進了沿線許多商業城市的繁榮。如揚楚運河(即隋朝的山陽瀆)南端的揚州和北端的楚州(治所在山陽縣,今為淮安市),汴河上的汴州(今開封市)和宋州(今商丘市),永濟渠上的涿郡等。揚州因為位於揚楚運河與長江的會合處,公私舟船,南來北往,都要經過這裡,是南北商人的集中地,南北百貨的集散處。它「十里長街井市連」,在全國州一級的城市中,位列第一,超過成都和廣州,人稱「揚一益二」。汴州位於汴河北段,經過濟水,東通齊魯;經永濟渠,北聯幽冀;經黃河,可達秦晉,迅速發展成為黃河中下游的大都會。後來,梁、晉、漢、周、北宋五代都建都於此,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水運方便的繁華城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