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隋、唐、宋大運河 第二節 溝通河淮的通濟渠

隋初定都長安。公元604年,楊廣殺其父隋文帝奪取皇位,他便是歷史上以驕奢著稱的隋煬帝。他認為關中與山東、江南、河北等地,道路遐遠,「兵不赴急」,應將都城東遷,於是立即下詔營建東都洛陽。接著,又陸續發令穿鑿以東都為中心、通向江淮、河北等地的大運河,以加強對這些主要經濟區的聯繫和控制。

最先穿鑿的是通濟渠,鑿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通濟渠可分西、中、東三段。西段以東都洛陽為起點,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在舊有渠道陽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礎上擴展而成,到洛口與黃河會合。由於古陽渠又稱通濟渠,人們就把這一名稱由西段擴大到了中段和東段。中段以黃河邊上的板渚(河南滎陽西部)為起點,引黃河水作水源,向東到浚儀(河南開封市)。這一段原是汴渠上游,隋朝加以浚深和拓寬。浚儀以下,與汴渠分流,東南走向,經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永城、夏丘(今安徽泗縣)等地,到睢眙注入淮水。這是東段,多由自然水道拓展而成。

當時,浚儀以下所以不再利用汴河舊道而另開新渠,與如下一些因素有關。汴河東段的位置偏北偏東,隋煬帝南巡江都,南糧北運進京,都過於繞遠。況且從汴河入淮,必須取道泗水,而泗水航道曲折,又有徐州洪、呂梁洪之險,二洪「懸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水經注·泗水注》),經常翻舟,航行很不安全。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浚儀到睢眙,地勢比較平緩,河床比降適度;同時,經此而接邗溝,與經汴相比,航程也縮短許多。再加上當時河淮之間經濟比較發達,是全國戶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為加強東都與這裡的聯繫,也需鑿渠穿行這裡。

通濟渠三段全長近2000里。它不僅渠道長,而且因為要航行皇帝的龍舟,龍舟長200尺,上建四層重殿,高45尺,所以必須鑿得又寬又深。深度多少,不見記載,寬度規定為40步。隋朝一步六尺,即渠寬為240尺,宛如一條大河。此外,通濟渠還有一批附屬工程,如夾渠修築平整的御道,以便數十萬縴夫和軍隊行走;沿途修建數十座離宮,以便皇帝和后妃休息。整個工程由尚書右丞皇甫議負責,「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資治通鑒·隋紀四》)服役。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三月動工,到八月便交付使用。當時隋煬帝立刻從洛口登上龍舟,帶著后妃、王公、百官,乘坐幾千艘舳艫〔zhulu逐盧〕,浩浩蕩蕩,南巡江都(圖2)。

通濟渠工程浩大,施工時間僅用半年,可以說是古今中外運河史上的奇蹟,它反映了我們祖先無與倫比的創造力。當然,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驚人的,由於鑿渠和造船勞累過度,據《隋書·煬帝紀》載,「役丁死者十四五」!即約有40—50萬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通濟渠鑿成後,它與邗溝便成為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動脈,南來北往的舟楫多走這一水道。特別是它對南糧北運,意義更為重大。隋煬帝在洛陽周圍建有許多大型糧倉,如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回洛倉、河陽倉、含嘉倉等,這些倉城都儲有大量糧食,其中洛口、回洛兩倉,即多達2600多萬石,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便是經通濟渠從江淮一帶運來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