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隋、唐、宋大運河 第一節 東連黃河的廣通渠

在我國歷史的早期,帝王們選擇自己的都城時,往往要把目光投向長安。因為它位於八百里秦川中心,土地肥沃;平原四周又有大山環抱,退可以守,進可以攻。就是因為這些原因,當隋文帝楊堅結束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後,也以長安作為這個統一王朝的都城。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動蕩,關中經濟情況難以與盛極一時的西漢相比。西漢僅鄭白渠即可灌溉農田四萬多頃。魏晉南北朝時,這裡有許多灌溉工程因無暇維修而湮廢。因此,隋定都長安後,仰仗東糧西運的程度,遠遠超過西漢。這就決定了隋在立國不久,便著手穿鑿長安——黃河間的運糧渠道。

西漢時,因渭水運量很少,曾在長安黃河間鑿過一條名叫漕渠的運河。後來,因東漢定都洛陽,糧食西運任務大減,漕渠由於失修,不久報廢。隋朝只好重開新渠。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鑿渠引渭水,經大興城(長安城)北,東至於潼關,漕運四百餘里,關內賴之,名之曰富民渠」。(《隋書·郭衍傳》)富民渠雖發揮重要作用,但因倉促成渠,渠道淺窄,航運能力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東糧西運的需要。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動工,加以改建。

這次改建,要求鑿得深寬順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種兩舟相併的船,體積大,容量多。《戰國策·楚策》說:「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要通航這樣大型重載的舫,渠道必須又深又寬。改建工程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大興城的設計者宇文愷主持。動工之前,他先派「工匠巡歷渠道,觀地形之宜」(《隋書·食貨志》),以便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將渠道布置得更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即峻工。新渠仍以引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至潼關,長300餘里,命名為廣通渠。廣通渠的運量大大超過舊渠,對緩和關中糧食的緊張情況,有重要作用。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關中大旱,但是無災。當時所以旱而無饑荒之災,與發放300多萬石廣通倉的糧食有關。廣通倉在廣通渠旁的華州(今華縣),這裡的糧食,就是沿廣通渠從東方運來的(圖1)。

從潼關以東運糧入關,廣通渠以下一段水路是黃河。黃河有三門砥柱之險,砥柱為兩個石島,兀立河心,堵塞航道,形成神門、鬼門、人門三條險道,神、鬼二門無法通舟,人門雖可勉強航行,但風險很大,經常船沉人亡。三門砥柱是當時東糧西運的「瓶頸」。於是,又有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下令「鑿砥柱」。不過,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鑿砥柱」的工程很少進展,只好半途而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