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秦、兩漢運河 第五節 連綴河北諸水的五渠

河北平原位於黃河下游北面,太行山之東,燕山以南,東臨渤海。這裡河流縱橫,水道眾多。南部多黃河故道,由西南流向東北;中部之水多為西東流向,源出大行山;北部諸河為北南流向,發源燕山。它們都流入渤海,流短水少,不便航運。不過,如能在各河之間鑿渠溝通,將它們連綴起來,水源得到調劑和集中,航運效益便會大大提高。東漢末年,曹操從政治軍事的需要出發,為改進這裡的水上交通,做了許多工作,先後鑿成白溝、平虜、泉州、新河、利漕等五條水道。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曹操雖打敗了袁紹,但紹子袁尚仍盤據鄴城(今河北磁縣東南),負隅頑抗。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親領大軍渡河北征。從軍運需要出發,他在河北首先建成了一條名為白溝的運河。白溝的主要工程之一,是築堰逼淇水北流。古淇水即今淇河,發源於太行山,東南流向,分兩道注入黃河。因此築有大小二堰。小堰用石材建成,人稱石堰,主要目的是堵塞小河,將全部淇水集中於正流。大堰叫枋堰,建於淇水正流入河處不遠,這是一條木、鐵、石參用,以大枋木為主的攔河大壩。淇水水量欠豐,不能像靈渠在海洋河上那樣建分水工程,只能堵住全部淇水,使其北流。因此,河船入溝,溝船入河,都必須盤壩,將貨物從船上卸下,拉空船沿壩的斜坡過壩,再將貨物裝船,繼續航行。另一工程是在枋堰北面穿渠,引淇水進入另一自然河道白溝。白溝下接黃河故道古清河,清河北到今天津境,與沱河(滹〔hu乎〕沱河)會合。這樣,白溝工程雖有盤壩之勞,但畢竟改善了黃河南北的水運。

袁尚被曹操擊敗後,投奔遼西烏桓 首領蹋頓,圖謀捲土重來。為了根除後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北伐烏桓。在進軍過程中,他命令董昭負責組織力量施工,相繼鑿成平虜、泉州、新河三條運糧渠道,開闢了通向遼西的水路。平虜渠在今天津市靜海縣境內,南起沱水,北到泒〔gu孤〕水。泒水下游,大體上就是後來大清河的入海河段。泉州渠是溝通泒水下游與鮑丘水(潮白河)的渠道,由於它位於泉州縣(治所在今武清縣西南)境內而得名。新河西起鮑丘水,經過今唐山境內,東接濡〔ru如〕水。濡水就是今天的灤河。這三條渠道,特別是後兩條,大概由於軍馬倥傯,而冀東又多沼澤,施工困難,工程粗糙,實際上並未發揮作用。

如果說上述四渠的穿鑿,主要是由於軍事上需要的話,開利漕渠則不同,主要是從政治需要出發的。鄴城北控河北平原,南聯中原腹地,地位重要,本是袁紹、袁尚父子的大本營。曹操消滅袁氏勢力後,將自己的政治中心由許都(今河南許昌市)北遷於此。因此,他很重視對鄴城的建設。發展這裡的水路交通,興建利漕渠,便是其中一個方面。它鑿於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以漳水為水源,經鄴城,向東到館陶縣西南,與白溝銜接。白溝是當時河北地區重要的水上交通線,利漕渠鑿成後,鄴城因有白溝之利,對幽燕中北部的控制,和對黃河以南的聯繫,都大大加強。由於漳水水量比較豐富,還因為增加了水源,使白溝的航道更為通暢。除以上五渠外,曹魏時又開白馬渠,溝通沱水和漳水。

經過千百年的努力,到兩漢時,我國的運河工程已經取得很大成就,它東起沿海地區,西到關中,南起湘桂,北到幽燕,都有運道可通。它對促進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邊疆地區的開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都有重大作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