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秦、兩漢運河 第三節 連接湘漓的靈渠

五嶺山脈中的越城嶺和都龐嶺之間,有一個谷地,谷地中有兩條自然河道,一條是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另一條為粵江水系中的始安水。如果在兩水之間鑿一條運河,就可溝通長江和粵江,便可解決秦軍的糧運問題。不過,在此穿鑿運河,在工程上說,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水的距離很近,最近處只有1.5公里。不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水間橫亘著高約20—30米、寬約300—500米的小山阜;而且整個谷地地勢的坡度也較大。監御史祿等決定克服困難,興建這條運河。經過幾年的努力,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工程基本建成。這條運河的最早名稱已經難以考查,後來人們相繼稱它為秦鑿渠、零渠、靈渠、興安運河等。

在古代,我國南方有一個人數很多的越族,他們活躍在江、浙、閩、贛、粵、桂等廣闊的土地上,其中分布在粵、桂等地的越人叫南越 。戰國時期,南越與楚國已有一定關係,吳起在楚變法時,即將湘南、粵北、桂東北的蒼梧併入楚國的領土。秦滅楚後,進一步向南發展,進軍南越腹地。當時由於五嶺 的阻隔,交通不便,糧秣運輸困難,於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命監御史祿負責穿鑿運河,以解決軍隊的給養問題。

南渠可分上下兩段,上段自小天平向西北走向,到興安縣北,接始安水,長約4.5公里。這一段系鑿岩成渠,全部由人工開成,寬度雖較小,約7—14米,但工程比較艱巨。下段沿始安水、零水向西,至今溶江鎮附近,接灕江,長約30公里,是在始安水和零水的基礎上拓展而成,寬約10—60米。南渠全長30多公里,落差29米,河床比降很大,渠道上不設輔助工程,不便舟楫上下。後人推測,為了便於通航,當年可能已在沿渠建有原始陡門。陡門現稱船閘,平時關閉,隨著舟楫的前進而順序打開,從而可以減少航行的困難。我國的正式陡門,至遲形成於唐朝,其雛形有人認為可以上溯到修建靈渠時代。靈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閘運河。

靈渠由分水工程、南渠、北渠三部分組成。分水工程建在水量比較豐富的海洋河上,其具體位置在今興安縣東南二公里處的分水村。這裡不是離始安水最近的地方,所以舍近取遠,選址於此,是因為此地的河床較高,大抵與始安水相當的緣故。分水工程呈「┚」形,似木工的曲尺,角尖對著海洋河的上游。平時,它攔截海洋河水,阻止河水流入原來的河道,將其一分為二,七分進北渠,三分入南渠。這座曲尺形的分水工程,後人稱為人字堤,就是今天大、小天平的前身。大、小天平屬滾水壩性質的工程,洪水時,水可從壩上漫出,流入故道,以減輕天平本身及南、北渠道的壓力。後來,在大、小天平的頂端前面,又建鏵嘴,以提高分水功能和保護天平。據考證,鏵嘴是唐朝增建的。

1936年和1941年,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相繼建成,靈渠才讓位於現代化交通工具。它在1956年最後停運,改作農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工程,並成為桂林地區重要的名勝古迹,供人觀賞。

北渠從大天平向北,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長約3.5公里。北渠經過的地帶,是個山間小平原,這裡的地面雖然較少溝壑,但坡度偏大,採用直線渠道,與南渠一樣,也會流水過急,不便航行。為了減少這段渠道的比降,建設者們採用曲線渠道,形如蛇行。巧妙地用伸長渠的長度,以達到減少比降、利於通舟的目的。

春秋戰國時,我國運河工程首先興起於長江中下游及黃、淮之間。到秦、漢時期範圍擴大了,南到五嶺,西至關中,北及幽燕,都鑿有運河。靈渠便是其中之一。

對靈渠構造上的巧奪天工,航運上的舟行便捷,宋人范成大深有感觸,曾作詩加以歌頌:

靈渠工程處處閃爍著建設者的聰明睿智。靈渠全長雖然不到40公里,是一條小型運河,但因為它溝通了長江、粵江兩大水系,其地位卻十分重要。它不僅在秦朝,而且在以後2000多年中,都是內地和嶺南的主要交通孔道,對促進兩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對加快嶺南的開發,意義都非常重大。

狂瀾既奔傾,中流遇鏵嘴。

分為兩造開,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粵徑萬里。

人謀奪天造,史祿所經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