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秦、兩漢運河 第二節 中原水運樞紐鴻溝

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戰國初,魏國最早進行變法,魏文侯在位時(公元前445—前396年)在李悝〔kui虧〕、吳起、西門豹等人協助下,對經濟和政治進行改革,軍事力量曾盛極一時。戰國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圖稱霸中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先在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將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東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繼而又以大梁為中心,在黃、淮之間,大興水利,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水運樞紐。

鴻溝是溝通黃、淮兩大水系的水運樞紐。這一工程經過兩次大規模施工,才告完成。它開工於公元前360年,即遷都大梁的第二年。當時主要的工程是從黃河的汊道濟水引黃河水南下,注於大梁西面的圃田澤(已淤),再從圃田澤引水到大梁。當時圃田澤是一個很大的湖泊,周圍300里,它既可作為計畫中鴻溝航道的水櫃,以調劑鴻溝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澱於此,以減輕下游運道的淤塞。

又過了20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魏國對它又作大規模的擴展,將原來的大溝向東延伸,經大梁北郭到城東,再折而南下,至今河南沈丘東北,與淮水重要支流潁水會合。這條人工河道,史稱鴻溝。鴻溝從大梁南下時,一路上又溝通了淮河的另一批支流,如丹水(汴河上游)、睢水(已淤)、(氵歲)〔huo豁〕水(今澮水)等。

魏國境內,本來可通航的河道較少,黃河多沙,只有部分河段可以行舟,丹水、睢水、(氵歲)水、潁水等,流短水少,也很少舟楫之利,內河航運並不發達。鴻溝鑿成後,引來了豐富的黃河水,不僅鴻溝本身成為航運樞紐,而且丹水、睢水、(氵歲)水、潁水等也因為補充了水量,航道比較暢通了,內河航運有很大的發展。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年),越國對魏國表示友好,贈送一批魏國需要的物資,其中除500萬支箭桿外,還有300艘船隻。贈箭、贈船,分別反映當時魏國在戰爭和航運兩方面,對這些物資的需要都在增加。鴻溝水系不僅改善了魏國的水上交通,由於這些水道還可灌溉農田,因而它也促進了魏國農業的發展。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河山集》中,認為鴻溝和丹水、睢水、(氵歲)水、潁水等流域,是戰國後期我國最主要的產糧區之一。

自春秋以來,由於邗溝和荷水兩條運河的穿鑿,江、淮與河、濟之間,已有水道可通,南北水上交通有所改善。但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比較發達的中原來說,這條水道的位置,畢竟有些偏東,與南方各地交往,未免過於繞遠。而且因為它是當時南北之間的唯一水道,也不能滿足通航需要。鴻溝鑿成後,中原地區可以通過鴻溝本身及丹、睢、(氵歲)、潁等水徑直入淮,與南方吳、楚等地的水上交通,遠比以前方便了。鴻溝的穿鑿,中原地區對其他各地的水上交通也有所改進。它可以循濟、丹等水,東通衛、宋和齊、魯;還可利用黃河,北通趙、燕,西連韓、秦。

穿鑿鴻溝以前,黃河中下游和淮水流域,已經形成一批城市。它們中的大部分是政治性的都城,如洛邑(東周都城,今河南洛陽)、大梁(魏都)、陽翟(韓都,今河南禹縣)、帝丘(衛都,今河南濮陽西南)等。商業性城市較少,宋國的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因為地處荷水、濟水交點,交通方便,才發展成為「天下之會」的商業中心。鴻溝水利系統形成後,由於河、淮之間航運和農業的發展,使上述這些都城的商業迅速繁榮起來。如帝丘繁榮到可與「天下之會」的陶相比,並稱「衛陶」。洛陽和陽翟也成為戰國後期非常活躍的商業城市,當時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和呂不韋,便分別為上述兩地人。因有鴻溝可資利用,洛陽商人還「東賈齊魯,南賈梁楚。」此外,在鴻溝運河網中,還興起了一批新的城市,如丹水和泗水會合處的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睢水邊上的睢陽,潁水入淮處的壽春等。

鴻溝到漢朝時稱狼盪渠,魏、晉時的蔡河,也是鴻溝的一部分,它在歷史上長期發揮重要的作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