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秦、兩漢運河 第一節 溝通江淮的邗溝

相傳早在商朝末年,我國即已鑿成一條規模可觀的運河,它的名字叫泰伯瀆,是周太王的長子泰伯將王位繼承權讓給其弟季歷、避地到荊吳(太湖流域)後穿鑿的。它位於今無錫市東南。

春秋時期,開鑿的運河漸多,有的為陳、蔡兩國所開,在今淮水上游;有的為楚國所開,在湖北、安徽境內;有些為吳國所開,在太湖流域和長江、淮河、黃河之間。吳國鑿的這批運河,無論對當時及後代,都有深遠的影響。

吳國首建於商末周初的泰伯,長期默默無聞。到春秋末年,闔閭、夫差父子相繼為王,由於當時的太湖流域有了初步開發,又有伍子胥、孫武等人的襄助,國力逐漸強大。它首先對南方地區的兩個鄰國越國、楚國發動戰爭。為了在戰爭中便於運兵和運糧,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初,在太湖流域,利用自然河道的基礎,陸續鑿成三條運河。一條叫胥浦,北起太湖東面,南到杭州灣。這是一條從對越戰爭的需要出發而穿鑿的運河。另一條叫胥溪,位於太湖西面,是溝通太湖、長江間的運河,便於吳船向西進入楚地。還有一條由吳(江蘇省蘇州市)北上,到今江陰西部與長江會合,便於吳船經此騷擾長江下游的楚地。吳在大軍伐楚以前,對楚採用聲東擊西的「疲楚」戰術,這一戰術就是利用後兩條運河,或向西擾楚,或向北擾楚,使楚軍防不勝防,疲於奔命。「疲於奔命」的典故即源於此。這些運河的穿鑿,不僅促進了區域性的統一,而且還為後來的江南運河奠定了初步基礎。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吳軍大敗楚師於柏舉(湖北麻城縣東北)。12年後,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它又敗越師於夫椒(太湖西洞庭山)。經此兩戰後,楚國一蹶不振,越國也臣服於吳。吳王夫差認為自己在長江流域的霸主地位已確立,決定用兵北方,以便強迫晉、齊、魯、宋等黃河流域的諸侯俯首聽命。築邗城、穿邗溝,都從用兵北方的需要出發而興建的工程。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左傳·哀公九年》)邗,就是古揚州,在今揚州市西北郊蜀岡一帶,遺址周長約九公里。這是揚州建城的開始。吳國築邗城,目的是在長江北岸建立進軍北方的基地。鑿邗溝旨在便於運送軍隊和糧秣。據《水經注·淮水注》載,這條邗溝從邗城西南引進江水,經過城東,再向北流,從陸陽、廣武兩湖(兩湖分別位於今高郵縣東部和西部)中間穿過,北注樊梁湖(今高郵縣北境),又折向東北,連續穿過博芝、射陽兩湖(兩湖位於興化、寶應間),再折向西北,到末口(今淮安市東北)入淮。邗溝的線路比較曲折,所以如此,目的在於利用當地的眾多湖泊,以便減輕施工的負擔。這是我國、也是世界有確切穿鑿紀年的第一條大型運河,長約150公里。

鑿邗溝後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84年,吳師與齊師大戰於艾陵(今山東泰安南)。齊師幾乎全軍覆滅,主將國書及其以下五大夫,或者戰死,或者被俘,損失革車800乘 。打敗齊師後,吳準備再開一條運河,以便進軍中原,以軍事力量為後盾,迫使當時北方諸侯首領晉國就範。這條運河就是荷水。

黃、淮之間的東部,有兩條較大的自然河道,一條是濟水,是黃河的汊道,首起滎陽,向東流經荷澤(今山東定陶東北,已淤)、大野澤(又名巨野澤,今巨野縣北,已淤),折向東北,注於渤海。一條是泗水,發源於魯中山地,西南流入淮水。泗、濟兩水相距不遠,只要在它們中間開一條不長的運河,吳國的軍隊便可以從淮水北溯泗水,再通過運河,循濟水直達中原腹地。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夫差在泗、濟之間鑿出一條運河,它東起湖陵(今山東魚台縣北),西到與濟水相連的荷澤。因其水源來自荷澤,故稱荷水。

當年夏天,夫差率領吳國大軍到達黃池一帶(今河南封丘縣西南),召集北方諸侯舉行歷史上著名的黃池盟會。晉國自晉文公以後100多年中,一直是北方諸侯的首領,不肯輕易放棄這一特殊地位。因此,在這次盟會上,誰當盟主,執牛耳以盟諸侯 ,吳、晉雙方各不相讓。正當兩軍劍拔弩張時,吳王接到空虛的吳都被越軍攻破的消息,只好向晉讓步,匆忙帶兵南歸。

邗溝和荷水都是夫差從政治、軍事需要出發而穿鑿的,工程比較粗糙,邗溝的河道也較曲折,航運受到一定影響。但它們畢竟溝通了江、淮、泗、濟諸水,對加強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流域的經濟、政治、文化聯繫,都有重要作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