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元明時期的地名 第五節 明代兩京及九邊、九鎮

元代晚期,政治腐敗,社會混亂,階級壓迫與民族矛盾也日益加深,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軍終於佔領集慶路治(今南京市),並作為根據地,然後派兵北伐,最後取得全國政權。

朱元璋在取得集慶路後,當時尚未稱帝,即改集慶為應天府,稱帝後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以應天府作為南京,第二年又開始興建新城,這是今天南京市得名的由來。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才改稱京師。這是因為原來打算以北宋時的東京作為明的北京,後又放棄這一計畫,所以南京又用京師稱號。

朱元璋死後,因為太子早亡,便傳位給孫子朱允炆〔wen文〕,即建文帝,引起朱元璋第四子即坐鎮北平(即元大都改名)的燕王朱棣的不滿,借口「清君側」派兵南下,攻入南京,奪取了政權。朱棣就是歷史上所稱的明成祖,也稱永樂帝。他的根據地在北方,所以即位以後仍然回到北平,把北平改為北京,北平府改為順天府。以後北京名稱一直延續下來,僅在民國時期一度改稱北平,但群眾習慣上仍稱北京。

明成祖雖然遷都北京,但又不好一下子改變他父親建都南京的旨意,所以仍稱北京為「行在」。行在又稱為「行在所」,是指古代皇帝外出臨時所駐的地方,早在漢代就有這一名稱,後來常常被沿用。如南宋迫於北方力量的南侵,將首都由汴梁(開封)遷到臨安(杭州),即常稱臨安為行在,就是不忘舊都而以臨安為暫時性的行都的意思。明代直到第六個皇帝明英宗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才罷行在稱號,改稱為京師,南京應天府的地位不變,與北京順天府合稱為兩京。

明代北京與大都的城垣也略有不同。一則北城牆南移約五里,由於受積水潭附近的地形影響,城的西北角成為斜角形而不是直角,永樂遷都,為規劃設計宮城與皇城的需要,南城牆也隨之南移約二里,形成明清北京城的內城,建有城門九座;二則明代為加強京師的防衛,又在嘉靖年間,開始修築環繞內城四周的外城,由於財政困難,僅修了南側的一面,這就是後來所稱的外城。為方便城市管理,內外城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城,其中外城即為南城。外城建有城門七個,其名稱除廣寧門改廣安門外,至今都在沿用。

為了保衛京師安全,鞏固北部地區的防務,明王朝在北部也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建築了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的綿延不斷的長城。明代長城,至今還有很大部分存在,有的也有舊跡可尋,一部分還是今天的旅遊勝地,引起中外遊人的極大興趣。明代長城,比秦代的長城短,在山西從黃河以東到今北京市區北部又分為內外兩條。為了保證明朝皇室的安全,在長城沿線的要衝地方都派重兵駐守,其中最著名的有居庸、紫荊(易縣西)、倒馬(今滿城縣西)、雁門(今代縣北)、寧武(今寧武縣北)、偏頭(今偏關縣)等關比較重要,前三者稱為內三關,後三者稱為外三關。還應一提的,山海關外明朝還建有很長一段長城,不過比較簡陋,維持時期較短,起自山海關北,沿遼西走廊西側東北行,到今阜新市東南,即改為東南行,直到今海城市西北的牛庄北又改向沿遼河東岸東北行,到今昌圖縣北又改向南行,直達鴨綠江北岸,通常稱為邊牆。邊牆以外原來向北直到今黑龍江入海口以北都是明的轄境,由於永樂帝南下爭奪政權,把控制三衛(朵顏、福余、泰寧)的寧王遷往內地,放鬆了對這一地區的管理。

明王朝不僅在北部修築長城,並且在沿線及附近設置了九個軍事重鎮,加強防禦,各設巡撫以分巡各地安撫軍民,並提督其他軍務。《明史·兵志》說:「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亘萬里,分地守御,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是為九邊。」可見這九個邊防區的中心皆叫鎮,其中駐偏頭(即今偏關)的太原總兵有時駐於寧武所(今寧武縣),所以這裡也就成為山西鎮的所在地。固原州即今寧夏的固原縣,它可以向北支援寧夏鎮(今銀川),西北可以支援甘肅鎮(今張掖市),東北可以支援延綏鎮(今榆林市),當時為陝西鎮的所在地。北為宣府鎮在今宣化,大同鎮在今大同市,薊州鎮在今遷西縣西北三屯營,遼東鎮則遷移次數較多,有遼陽、廣寧(今遼寧北鎮縣)、山海關、寧遠(今遼寧興城市)等處,撤銷也比較早。明代不僅在九邊設置了巡撫,後又加設了三個總督,即薊遼總督、宣大總督與陝西三邊總督,但政治腐敗,冗員過多,即使是銅牆鐵壁,又有何用,在明王朝覆滅之前,後金(後改為清)兵鋒已經深入內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