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宋遼金夏時期的地名 第五節 金、南宋的路與西夏、大理的政區

金的地方政區基本上採用宋制。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分為中都、上京、東京、北京、西京、南京、大名府、河北東、河北西、臨潢府、咸平、河東南、河東北、京兆府、鄜延、慶原、鳳翔、臨洮、山南東、山南西等20路。此外,上京路所轄的曷〔he合〕懶、蒲與以及東京路所轄的婆速、曷蘇館等都是根據其原有的部族而設立,是特殊的類型,與一般的路有所不同。

金的統治階級加給各族人民的負擔是比較繁重的,但有些工作卻也有功於後世。以今北京地區而言,修通閘河,發展水運,升潞縣為通州,使之成為水運上的重要城市。又如興修了廣利橋(今盧溝橋),到元代成為西方人為之驚嘆的馬可·波羅橋。此外如大寧宮與香山寺的興建,以及仰山(今妙峰山)的開闢,也都有益於後世,此外在金代也有了南苑的名稱。

南宋政權繼北宋後,偏居臨安(今杭州),其政區基本沿襲北宋。《宋史·地理志》說:「其所存者兩浙(兩浙東、兩浙西),兩淮(淮南東、淮南西),江東、西(江南東、江南西),湖南、北(荊湖南、荊湖北),西(「西」當為「四」之誤)蜀(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東、廣西十五路而已。」當時京西南路僅北部失去一部分,且路的中心襄陽府仍在,利州路也曾分為東、西二路(曾分合多次),所以又有南宋為十七路之說。北宋時以轉運使(漕司)的駐地為路的治所,南宋則改以安撫使(帥司)的駐地作為路治。這也與適應當時的戰爭環境有關。此外,還應說明的是,《宋史·地理志》在州名下除了記有上、中、下等表示等級外,還加上郡名,例如潭州下有長沙郡,廣州下有南海郡,實際宋代並無郡級的區劃,郡不過是州的別稱或雅稱而已。宋人所編寫的地方志有的也不用州名而用這一別稱。同樣把州的長官稱為郡太守。

以今寧夏為中心的西夏,為羌族一支的党項人所建,歸附唐朝後,唐王朝任其酋長為都督並賜李姓,唐末因參與鎮壓黃巢的起義軍有功,任命為夏州節度使,轄有今陝北榆林地區及內蒙古伊克昭盟南部的大片土地。五代時中原地區混亂,党項首領乘機擴充勢力,在宋遼對峙時期,聯遼派掌權,在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攻陷宋的靈州(今寧夏靈武縣),控制了今銀川平原。公元1022年(宋乾興元年),又在靈州懷遠縣建設新城,稱為興州(今銀川市),接著又向西擴充勢力,控制了今河西走廊地區。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元年),宋加封其首領李(宋改趙)德明為夏國王,承認其割據的合法性。同年德明病死,元昊繼位,契丹也冊封其為夏國王。元昊於公元1038年正式稱帝,以興州作為國都,改名興慶府(即今銀川市),西夏的政區名稱也是因襲唐、宋的州制,依據《宋史·夏國傳》與《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二○所記,夏國共有20個州。西夏也稱重要的州為府,除都城叫興慶府外,如涼州為宣化府,靈州為西平府等。此外,西夏還有10多個軍司地名。軍司也稱監軍司,是一種軍區兼有政區性質的區劃,如甘肅軍司(駐甘州,今張掖市)、靜塞軍司(駐韋州,今韋州鎮)、白馬強鎮軍司(駐婁博貝,在今內蒙古吉蘭泰鹽池北)等等。

唐代時的南詔在五代時轉化為大理國,在宋時也曾接受過宋的封號,兩者關係較好,首府亦稱大理。境內劃分為善闡(今昆明)、騰衝(今騰衝)、會川(今會理)等15個府和東川(今會澤)、石城(今曲靖)、秀山(今通海)、善巨(今永勝)等四郡與南部的景朧(中心在今景洪)等地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