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宋遼金夏時期的地名 第一節 宋代的路與軍、監和羈縻州縣

北宋統一了中原地區,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爭局面,但其北面卻有遼的興起,西北方面有西夏的建國,又形成了三方鼎立的局面。宋王朝鑒於唐王朝的衰亡在於地方上擁有過大的軍權財權,尾大不掉,所以在立國後即採用「強幹弱枝」的辦法,先是「杯酒釋兵權」,把主要武裝力量控制在皇室手中,後來又在政區的調整與改革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宋立國初期曾因襲唐制,分全國為10道,太宗又改為15路,到神宗時又增為23路。「路這個區劃介於監察區與行政區之間,它比監察區的權力要大一些,但也不等於完全一級行政區。宋朝時代,路的長官的權力不等於魏晉南北朝時的州的長官,也不等於唐代安史之亂之後道的長官;但是要比漢代的刺史、比唐初的採訪使的權要大一些。宋朝的路至少有三個長官(有的還不止),一個長官管財政、行政,叫轉運使;一個長官管軍事,叫安撫使;一個管司法、監察,叫提點刑獄。所以每一個路有三個機構,三個長官,每一個長官的權就不很大了。宋朝時候的州,有很多事務還是可以直達中央的,所以宋朝時候的制度,可以說是介於三級、二級之間的制度」。

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的23路是京東東路與西路,京西南路與北路,河北東路與西路、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兩浙路、淮南東路與西路、江南東路與西路、荊湖北路與南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廣南東路與西路。這些路即是就轉運使所轄而言。「若慶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陝西沿邊為秦鳳、涇原、環慶、鄜〔fu夫〕延四路。八年(公元1048年)河北置大名、高陽關、真定、定州四路。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陝西又置熙河路,此特為軍事而設,每路設安撫使,兼馬步軍都部署(後避英宗諱改稱都總管)。其民事仍領於轉運司,故不在十八路、二十三路之數。初陝西只有一轉運司,及熙寧時收熙河路,乃分轉運司為二,一治永興軍,曰永興軍路;一治秦州,曰秦鳳路。」(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後來到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復置京畿路,成為24路。

北宋都城仍依五代舊製為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陽)名稱也未改變。此時升宋州(今商丘市)為南京應天府。因為這裡曾是宋太祖任歸德軍節度使時的駐地,被看成是龍飛處所,因而立國之後,不僅用作國名,並且升宋州為南京。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則為捍衛京畿與經略北方的重要據點。需要說明的,當時府與州同級,府是特殊的州。唐代除了上一章介紹的各類府外,內地只在各京都置府,例如成都與江陵都曾先後作為五京之一,故分別稱為成都府、江陵府,但罷都以後,卻又改稱益州與荊州。可是到北宋時,江寧(今南京)、興元(今漢中)、真定(今正定)等一些與都無關的城市也都成為府了。

在北宋政區中還增添了軍、監等新的設置。軍在唐代為駐守邊地的部隊名稱,大的叫軍,小的叫守提。五代時軍列為政區,但不轄縣而隸屬於府、州。到宋代則正式列為政區名稱。有轄縣與不轄縣二種,轄縣的隸於路,不轄縣的則屬於州。例如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東北有北宋時所設的安肅軍及其所領的安肅縣,原為五代時北周的梁門口,其西偏北為北宋時的廣信軍及其所領的遂城縣,這兩個軍都有轄縣,故屬於州級,一向有「銅梁門,鐵遂城」之稱,因其險固難攻,可以阻止遼兵的南下而得名。

監則是設立在有各類產業的地區。這裡有礦冶、鑄錢、煮鹽、制茶以及牧馬等產業。有的監名在宋前早已出現,不過到宋時才明確列為政區,和軍一樣也有與州同級和與縣同級二類。與州同級的如屬於荊湖南路的桂陽監,轄有平陽、藍山二縣,境內有著名的白竹和毛壽、九鼎等銀坑。又如成都府路的陵井監,後改名為仙井監,以出產井鹽著名,轄有仁壽、井研二縣,這是比較著名的兩處。與縣同級的則有設於鑄錢、鐵冶、養馬、煎鹽等一類地區的監,這也反映出當時生產發展與經濟繁榮的盛況。

宋代承襲唐代對邊遠民族地區實行「以故俗治」的民族政策,主要是在西南地區設立羈縻州縣,僅廣西西南部即設羈縻州54個,州下設縣、峒。並以土酋任知州、知縣、知峒等職,子孫世襲,貢賦不入戶部。這種制度又稱土官制。這一政策的推行加速了民族融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