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地名 第七節 渤海、契丹、南詔與吐蕃

唐與五代時期的邊疆地區,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獨立政權,它們都和中原地區有著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聯繫,其中有東北邊疆的渤海與契丹和西南地區的南詔、吐蕃〔bo播〕等。

渤海為靺鞨〔mohe墨河〕族所建,位於粟末水(松花江)忽汗河(今牡丹江)一帶,其首領大祚榮自立為振國王,後被唐封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其後振國即稱渤海國。其盛時有五京15府、62州,都城上京龍泉府在今黑龍江寧安縣東京城,與唐在經濟文化方面交往甚密。後為契丹所滅。

契丹為唐松漢都督府轄境內的一支鮮卑族牧民。在其傑出領袖阿保機的領導下,他們統一八部,形成國家,號契丹,並逐步向外擴展。到五代後唐時,石敬瑭以割地、稱臣、稱子為條件,取得契丹幫助,得以登上後晉的帝位。他不久病死,侄兒繼位,契丹以其不恭,又大舉南下,在晉都開封大肆搶劫,遭到人民強烈的反抗。契丹主耶律德光還在開封著漢衣冠,受百官朝賀,並從這年(公元947年)改國號為遼。他不久死去,靈柩由他兒子兀欲護送北返。遼取得後晉所割土地後,進一步接受中原文化,也成為角逐中原的一支巨大力量。

南詔的政治中心在今雲南大理,原稱蒙舍詔,是當時由烏蠻、白蠻組成的六詔之一。六詔指六個奴隸主政權,其中南詔最強,兼并各詔後即以南詔為國名。都城為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唐王朝曾封其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南詔政區仿唐制,分全國為弄棟、拓東、會川、劍川等六個節度區和會川、通海兩個都督區,地名中有很多帶瞼(或寫作賧、〔貝僉〕)字。有人認為相當於州。南詔和唐雖然也常有一些衝突,但資源、技藝、文化人才方面的交流,密切了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這是兩者關係的主流。

吐蕃為中國古代藏族政權名。7世紀初贊普(王的意思)松贊干布建立統一國家,都於邏些(今拉薩)。吐蕃王曾向唐求婚,因而有文成公主與金城公主兩次遠嫁的佳話。雖然兩者之間也曾有過青海與大非川(青海湖西南)之戰以及爭奪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焉耆)的鬥爭,但比起「和同為一家」(吐蕃君長上玄宗表的話,見《舊唐書·吐蕃列傳》)來,則是暫時性的。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吐蕃君長請求會盟,次年即派人盟於邏些,長慶三年(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會盟碑(又稱「甥舅和盟碑」至今仍矗立在拉薩的大昭寺前,漢藏人民間的團結友愛是歷史發展的主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