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地名 第五節 唐代的藩鎮

唐代,自睿宗景雲年間(公元710—712年)先後置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河西節度使,始有節度使稱號。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在分天下為15道的同時,又於邊境置節度使、經略使,以鎮撫四夷,加強邊防。共置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九節度使,嶺南五府經略使(《舊唐書·地理志》)。節度使、經略史本是典軍之職,但因被差遣時,賜給雙旌雙節(是代表朝廷辦事的憑證),所以權力很大。「安史之亂」的罪魁安祿山就是利用他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節度使機會,憑藉不斷膨脹的軍政權力醞釀並發動了震驚朝野的叛亂。肅宗至德(公元756—758年)之後,中原用兵,刺史皆治軍務,而「要衝大郡,皆有節度之額;寇盜稍息,則易以觀察之號」(《舊唐書·地理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後,節度使逐漸總攬了地方軍、民、財政及監察大權,成為地方軍政長官和割據一方的土皇帝,是為藩鎮、或稱方鎮。據《舊唐書·地理志》,中唐時期共置節度使、經略使、觀察使47處。此即《元和郡縣圖志》曾提及的當時47鎮(即藩鎮)而「乾符(公元874—879年)之後,天下亂離,禮樂征伐,不自朝廷」,藩鎮之禍,加速了唐帝國的滅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