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國南北朝間的地名 第七節 東晉南朝的雙頭州郡

《魏書·地形志》在記載潁州所轄郡縣時說:「汝陰、弋〔yi義〕陽二郡,蕭衍(梁武帝)置雙頭郡縣,魏因之。」清代學者錢大昕在《廿二史考異》中解釋說:「雙頭郡者,一人代兩郡守也。此本汝陰郡地,又僑立弋陽郡,《宋志》所謂帖治。」《宋書·州郡志》中提到帖治的如南豫州南頓太守下注「帖治陳郡」,又如豫州新蔡太守下注「今帖治汝南」。《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冊宋圖中在今汝南與沈立兩縣旁分別標註出汝南、新蔡二郡和陳、南頓二郡。南朝宋不僅有雙頭郡,並且有雙頭州,同幅圖上今山東省當時大部屬青、冀二州,治所在青州(今青州市);今陝南、川北地區有梁、南秦二州,治所在南鄭(今漢中市)。實際雙頭州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已經出現。青、冀二州的青州原稱北青州。劉裕收復以後不久即設立北青、冀二州為雙頭州,或治東陽(今青州)或治歷下(今濟南),也曾分治過,但為時短暫,絕大部分時間為雙頭州。劉裕死後,該地淪於北魏,後該區劃南遷到今連雲港市,即過去東晉初期南撤時的青、兗、幽等州的寄治地方。南朝另一個雙頭州梁、南秦二州也是早在東晉時即已設立,不過東晉雙頭州郡尚少,到南朝時有了增多。《地形志》所說的雙頭郡縣可能是指雙頭郡及其屬縣而言,雙頭郡轄縣數也多少不一。北魏時取自南朝的新蔡、南陳留二郡僅轄鯛〔tong同〕陽(今河南新蔡縣北)一縣,兩郡合轄一縣,這更是千古罕見的怪事。

有人認為南朝宋初實行五等分封制度,廣建公、侯、伯、子、男諸國,實際上這種制度早在晉代已經實行,以今湖北省境內及其附近而言,東晉時即有宜都(今宜昌市西)王國、當陽(今湖北當陽)侯國、江陵(今湖北江陵)伯國、弋陽(今河南潢川)子國、秭〔zi子〕歸(今湖北秭歸)男國等封國。不過他們的食邑都很小,和兩漢相比畢竟不同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