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國南北朝間的地名 第五節 南北朝時期州郡地名的猛增

南北朝時,各王朝仍推行州、郡、縣三級制,不過南北雙方政區數目都在迅速增加。在正常狀態下,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地方區劃由簡變繁也是合理的。可是這一時期,戰爭頻仍,生產常常遭受破壞,其增加原因不外是多安插一些官吏,加強對人民群眾的鎮壓與剝削,並以廣土眾民向別人炫耀而已。因而出現了「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北齊書·文宣帝紀》)的狀況。《宋書·州郡志》記載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共有州22個,郡238個。這時是南朝境域範圍最大時期,它包括秦嶺與黃河下游以南地區。南齊時南朝勢力已退到淮水以南,可是據《南齊書·州郡志》記載,當時有州23個,《通典·州郡》記載有郡395個,都較宋時有所增加。梁代疆域與南齊時相差不大,《隋書·地理志》說:「(梁武帝)天監十年(公元511年)有州五十三,郡三百五十。」可是到了武帝大同年間(公元535—546年)卻把州數增加到107個,並且把州劃分為五個等級。當然郡縣數字也隨之相應增多。陳中期時疆域僅有梁代時1/3左右,北以大江為界。《隋書·地理志》說其「威力所加,不出荊、揚之域,州有四十二,郡唯一百九。」北朝情況也同樣如此。北魏太和中期有州38個。《魏書·地形志》所記東、西魏合計已達113個州。東魏由北齊取代,西魏由北周取代,北周滅北齊後,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有州210個,近人王仲犖在其所著的《北周地理志》中說是215個。如再加上陳的州數,和漢代的13州比起來,該是多麼大的懸殊。漢代號稱「百三郡國」,現在北周的郡數即達到508個(王仲犖統計達到552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