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秦漢時期的地名 第五節 漢代地圖與漢簡上的地名

秦兼并六國建立統一政權以後,把「書同文」作為一個要項來抓,一方面淘汰掉一些與秦文不合的文字,另一方面又將大篆改為小篆加以推廣。但篆文畢竟書寫麻煩,於是又採用了易寫易認的隸書,在社會上廣為流行。秦漢隸書已接近簡化前的楷書,所以識別秦漢地名已無大困難。

秦漢人所寫的地名除見之於一些罕見的碑碣外,近世又發現了大量的漢簡,為探索漢代地名提供了豐富資料。那時雖然已經有了紙,不過是指縑帛而言。今天所說的紙則是公元2世紀初東漢後期蔡倫才試製成功並逐步推廣的。

中國古代地圖編製,不僅起源早,而且歷代相承,不斷發展。1973年冬在長沙郊區馬王堆的漢墓中發現了三張繪在縑帛上的地圖,整理小組定名為地形圖(又稱西漢初期長沙國南部地圖)、駐軍圖和城邑圖。這是西漢王朝為了討伐擁兵獨立的南越國而製作的軍用地圖。地形圖長寬均約96厘米,包括今湖南、廣西及廣東三省區的邊境一帶。圖中地名達90個,字體介於篆隸之間,大部分可以識別。不過方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與今圖相反。圖中八個小方框內註記都是縣名。一些小圓圈內則是一般聚落。九嶷山更用九個柱狀形而突出其地位。這幾幅圖繪製於2000多年以前,是我國而且也是全世界所保存下來最古老的地圖之一。

這些圖是畫在古人所說的「帛紙」上,才得以倖存於今,如畫在草制的紙上,則無法保存下來。寫在竹板、木片上的文字則保存更為久遠,如天水秦簡和木板圖就保存至今。本世紀初在西北的一些地區有大量漢代簡牘出土,這是繼甲骨文之後的又一次大的發現。1949年以後,除西北各處陸續有新的發現外,在內地臨沂銀雀山與雲夢睡虎地等地也發現了一些漢簡與秦簡。在出土的簡牘中,很多都記有地名,不但為探索歷史地名提供豐富資料,並且從中還可獲得一些古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的資料。漢簡上的伊循(今新疆且末東)、龜茲〔qiuci秋詞,今新疆輪台拜城一帶〕、交河壁(已殘缺,在今吐魯番西)、居廬訾倉等都是地名。黃文弼(1893—1966年,著名考古學家)認為居廬訾為匈奴語的譯名,漢籍中常略去「訾」字。丁謙(1843—1919年,地理學家)認為地在玉門關西,王國維(1877—1927年,著名學者)則認為在羅布泊西的樓蘭,黃文弼則認為居廬倉不在樓蘭而在樓蘭的東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