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秦漢時期的地名 第三節 新莽時期地名的混亂

公元8年,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他仍都長安,改名常安,稱西都京兆尹,又擬遷都洛陽,改河南郡為保忠信鄉。在這裡周圍設左、右、前、後、祈、北六個尉郡,西都周圍則設立京、師、列、扶、翊〔yi義〕、光六個尉郡,不過未到遷都時,新朝即被推翻。

新莽的地方政區仍採用郡縣二級制,不過改變極大,並且一地又常有多次變換。顧頡剛先生等編的《中國疆域沿革史》一書中說:「諸郡縣罷置更易,靡有定規,即當時之吏民已痛感其繁瑣,不能復記其名稱。《莽傳》(按即《漢書·王莽傳》)中言其時郡之改易,歲有更變,一郡且有五易其名而還復其故者,可謂極複雜之能事矣;……往往有諸郡屬縣互易,縣已盡,郡已廢尚不知……誠滑稽之事也。」

有些郡名雖然仍在沿用,但卻不是原來地方,例如新莽時期的常山郡是西漢時的中山國(今河北定縣一帶),而漢代的常山郡,在新莽時已經改稱為井關郡(今河北元氏縣一帶)。又如新莽時的九江郡為西漢時豫章郡(今江西省地),而西漢時的九江郡則是新莽時延平郡地(今安徽壽縣與合肥市一帶)。

縣名改變的頻率也很高,西漢朔方郡(轄10個縣)在新莽改稱為溝搜郡後,有七個縣改了名稱。西漢的雁門郡在新莽時改為填狄郡,所轄14個縣中有12個改了縣名,從中可以看出其更改的幅度之大。

在王莽所更改的地名中,對邊疆地區居民使用很多不友好的用詞,例如厭戎(西漢隴西,以下括弧內皆西漢郡名),威戎(北地)、填戎(天水)、填夷(琅玡)、填蠻(長沙國)、獲降(五原)、受降(雲中)、得降(定襄)、填狄(雁門)、厭狄(代郡),這裡的填字即是鎮字,厭字即是壓字,都是一些不友好的用詞,當然會引起邊地居民的憎恨與反抗。王莽在即帝位以前認為中國既有東海、北海、南海,也還應有西海,所以使人多持金幣誘惑今青海湖附近羌酋獻地內屬,設置了西海郡,但不久又失去,反而使臨近郡縣也不得安寧。新莽政權僅維持10多年,就在綠林、赤眉等農民大起義的浪濤中被推翻,但大起義的果實卻又落入漢高祖後裔劉秀手中,劉秀以洛陽為首都,歷史上稱為東漢或後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