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遠古及先秦時期的地名 第二節 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地名

涿鹿、阪泉是先民們流傳下來、後經記載的兩個地名,真正見於當時記載的地名則以奴隸社會的殷商王朝為最早。那時還沒有紙張,也沒有布帛,卜辭文字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這些刻字的龜甲、獸骨實際上就是當時王室的檔案,其中當然包括很多的地名資料。

自從清末在今安陽小屯一帶(即殷墟)發現甲骨後,人們又在河南其他地方以及陝西、山東、河北等一些地方陸續有所發掘。僅安陽及其附近估計即有10萬片被發現,其中一部分已流落海外。根據1965年出版的《甲骨文編》所收已識和未識的字達到4672個。據陳夢家估計,「卜辭中所記載的地名約在500個以上」(《殷墟卜辭綜述》)。其中,有商代的都城地名和不少方國地名。

周本來也是殷的附庸國,因為受到北狄的侵擾,由今陝西彬縣一帶南遷到今陝西的岐山和扶風間的周原地區。近些年來在這裡也發現了大量甲骨與銅器,後來周又先後遷都於豐和鎬,終於滅了殷商,建立了周王朝。

周原出土的甲骨與青銅器都較殷商時期有很大進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