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遠古及先秦時期的地名 第一節 傳說中的兩個最早的地名

關於地名的形成過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曾這樣寫道:「在原始公社時期,人們對於其生活的地區,必須有一定的認識,才能生活下去。最初,他們必須知道到什麼地方去捕魚,什麼地方去打獵,什麼地方去採集作為食物的果實和塊根等等。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漁獵時代。其後,到了新石器時代的晚期,隨著畜牧和農業的萌芽,又從一個地區的停留生活相對的定居下來,這就要求他們對自己所居住的周圍環境,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他們不但要知道水澤的分布、地勢的起伏等,還必須知道氣候的特徵以及地方的種植的可能性,他們不但要能夠辨別方向,而且還要計算路程。」在這裡,他雖然未提及地名,但客觀地描述了地名萌芽與產生的過程。

伴隨早期人類的生產活動,首先出現的是對地理事物作詳細描述的描述性地名。在中國已很難找到描述性地名的實例,但在國外還可以見到。例如音譯「撒哈拉」,本意是「被太陽曬焦、植物稀少、無生機的曠野」,即為描述地名的典型例子。隨著人類生產活動地域的擴大和生產活動內容的豐富,便逐漸積累了大量這類描述性地名。早期文字的萌芽,為那些可用語言表述、停留在口頭上的描述性地名,用文字記載提供了可能性。但由於描述地名結構的複雜性又給文字記載造成一定困難。這必然地提出了簡化描述性地名以反映地理事物主要特徵的客觀要求。歷經長時期的發展,在文字正式出現前後便自然地出現了便於文字註記的簡化地名。簡化地名用極為簡潔的文字記載,一般只反映特定地理實體的一二個主要特徵,即專名與通名相組合的特徵,如「阪泉」、「泗水」等。按我國最早的兩個傳說地名「涿鹿」、「阪泉」推算,簡化的地名大約出現在距今4000年以前。

在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部落之間以及部落聯盟之間,經常發生掠奪戰爭。傳說黃帝和炎帝兩個部落聯盟曾經戰於阪泉之野,原因是炎帝侵凌諸侯,引起黃帝的不滿。蚩尤則是遠來的入侵者,憑藉武力,大舉進攻黃帝,結果涿鹿之戰,也以失敗而告終。

涿鹿和阪泉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留下來的兩個最古老的地名。漢代設有涿鹿縣,在今河北涿鹿縣城東南的古城,阪泉則在古城的南面。現在古城還保存有城垣的殘跡,東側礬山鎮西還有一條蚩尤泉水,和阪泉平行,北流匯為涿水(今稱清水河),流向東北,是今天官廳水庫的水源之一。古城北面有東西走向的橋山,是傳說中的黃帝的葬地,也就是所謂黃陵的所在。當然古人迷信,認為黃帝已登天界,這裡所葬的只是他的遺物,古人稱之為「衣冠冢」。可是在東漢人所著的《漢書》中,卻將橋山記載在上郡的陽周縣下,說「橋山在南,有黃帝冢」。冢即是墳墓,陽周縣在今陝西省北部子長縣西北的白于山麓。北魏時期改在今陝西、甘肅邊境上的子午山麓設立陽周縣,隋代改名為羅川縣,唐代又改稱為真寧縣,到清代又改縣名為正寧縣,其東面為中部縣,兩縣分處子午嶺兩側的麓地上。唐朝人所編寫的《元和郡縣圖志》說:「子午山亦曰橋山,在(真寧)縣東八十里,黃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處。」以後在明清時期的地理志中,又把橋山放在中部縣下敘述,《明史》說「中部北有橋山,亦曰子午嶺」。《清史稿》說:「中部:城市橋山」,祭祀活動也在這裡舉行。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陝西巡撫畢沅還在這裡立了一塊「古軒轅黃帝橋陵」的石碑。1944年中部縣改名黃陵縣,橋山、黃陵這兩個名字,以後就定下來了。

以上的一些敘述,並不是為了考證黃陵的真正所在地,那時還處於部落聯盟時期,國家還未出現,更談不上什麼都城問題。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得很清楚:「黃帝居軒轅之丘,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這應該是當時的實況,此外,古人們還說了不少關於古都的事,例如「伏羲氏都陳(今河南淮陽),後遷曲阜(今山東曲阜市),顓頊〔zhuanxu專須〕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市),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附近),舜都蒲阪(今山西永濟西)」,等等。那時奴隸制國家還未正式建立,所謂都城不過是後來學者們以今例古的說法而已,都是不足為據的。

所以這一節的敘述,除了介紹兩個口頭流傳的最古老的地名外,也談到歷史上有一些地名會有轉移,甚至還會有多次的轉移,這也是地名複雜性的一個例證。因此,當我們接觸到地名時,也應把空間上的位置變化與時間上的年代推移結合起來,這樣才可避免訛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