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從聖入凡 第三節 景觀傳說

我國的名山大川極富盛名,併流傳系列的解釋性傳說。某一處具體的景點,便有一則很有魅力的傳說。這些傳說大都有明確的傾向性,貫穿了民眾的道德評價,反映了大多數人的審美觀。我國現在能聽到、讀到的這類傳說,絕大部分是封建社會晚期以後的作品,它們至今還在廣泛流傳。景點因為傳說性的解釋,使無生命的似乎變得有了靈性、有了生命,更具觀賞性,更能吸引遊人;傳說,因為粘附在某一景點上,增強了它的可信性而膾炙人口。兩者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人們由崇拜山川到欣賞山川的自然景觀,並為它們的雄偉或優美而打動,由此生髮出種種想像。無疑這較之原始神話的想像已大大前進了一步。人們能借物移情,說明在精神領域已逐步掙脫對自然力的依賴和恐懼,由不自覺狀態向自覺的藝術創造邁進。當然,由於歷史的局限,對這一由不自覺到比較自覺的轉化,不能估計過高。從文化發展史的眼光去對待,這是長鏈條上的一個環節,切忌從純科學的角度去分析。現舉兩則較古老的傳說為例。

巫山,地處長江中游,原屬楚國,今屬湖北宜昌。當人們乘坐游輪,暢遊長江三峽時,每至巫山,都要爭睹神女峰那纖麗奇峭的風采,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高山之巔,俯視著熱鬧非凡的人間。你若把它看作一塊無生命的峻石,給人的感覺冷冰冰;你若把那想像為一位纖巧動人的少女,越看越感到秀美多姿,真似一位凝視人間而又綽約幽靜的女神。

有關這位神女的傳說,最初由神話演變而來。《山海經·中山經》說:在姑媱山上,天帝女兒死後的屍體,變成了一種「瑤草」,結出的果實,誰吃了誰便招人喜愛。這頗有些愛之神果的味道。後人在此基礎上,給變瑤草的天帝之女取了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天帝之季女(三女兒),名曰瑤姬,未行(未嫁)而亡,封於巫山之陽(向陽的南面)。精魂為草,實為靈芝。」(《水經注·江水》)這已經與巫山相連了,但尚未復活為神女。

神女峰完全人格化的傳說較為完整地被記錄下來,還要歸功於道教經籍。《墉城集仙錄》說:瑤姬又叫雲華夫人,是西王母的第23個女兒,太真王夫人的妹妹。有一次她游東海回來,發現巫山景色幽麗,巨石如壇,久久留連,未能離去。當時正好大禹治水,駐在山下,大風突至,岩石都被震落,無法制止。大禹求助於瑤姬,她命侍女授大禹一冊驅除鬼神之書,又派遣她的一些屬神幫助大禹劈石疏流,使江水排除了阻塞,暢通而下。禹一再拜謝。

禹常到高山之巔去拜見瑤姬。哪知,轉眼之際,瑤姬忽然化成了大石……(見《太平廣記》卷五六所引)

所謂雲華夫人、太真等都屬於道教神仙,顯然這是被道教所改造了的神話傳說,但它的基本內容仍保留了民間的格調。後人把瑤姬變巫山神女的傳說與大禹治水的傳說,糅合起來,使其成為有益於人的女山神,更為可親。

10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寫《水經注》時,記下了這樣一則傳說:「葉榆縣,故滇池葉榆之國也。漢武帝元封二年,使唐蒙開之,以為益州郡,郡有葉榆縣。縣西北80里,有吊鳥山。眾鳥千百為群,其會鳴呼啁晰。每歲七八月至,十六七日則止。一歲六至。雉鳥來吊,夜燃火伺取之。其無嗉不食,似特悲者,以為義,則不取也。俗言:鳳凰死於此,故眾鳥來吊。因名吊鳥。」(《鳥吊》)

古代的葉榆縣,就是現在的大理市。吊鳥山,白族又叫天馬山,每年確有《水經注》所說的那種奇異景觀。當地人說,飛集來的鳥類,多時達兩百種以上,大的體如小羊,小的只有蝴蝶那麼大。如果晚上燃起篝火,群鳥即向火中撲來,故民間稱這種景觀為「鳥會」。為什麼每年此時,鳥兒們如此集中地出現於天馬山,而且出現集體「自殺」火焚的悲壯景象,延續千年以上而不衰呢?這本是一種自然現象,科學家們初步認為,這可能是鳥類由青海遷往東南的必經之處,當它們飛到這座山時,正是濃霧季節,容易迷失方向,因而群集此山,一旦見有火光,便迎亮而去。但是這個解釋並沒有為大家所認可,至今仍是謎。對於古人當然更具神秘性。他們也企圖尋求解釋,不過答案是一則動人的傳說:從前,有一對鳳凰棲息在天馬山上。別處的鳥兒為了朝拜這一對鳥中之王,每年秋天都到天馬山來聚會。鳳凰不但款待它們,而且又歌又舞,歡樂不已。不幸有一年,當鳥兒們正在狂歡之時,突然濃霧瀰漫,寒風瑟瑟,眾鳥亂飛亂撞,發出了唧唧的哀鳴求救之聲。鳳凰為了救助群鳥,毅然拔下身上的羽毛,分送給百鳥,讓它們趕緊飛逃。鳥兒們都脫險了,而鳳凰卻因為沒有了羽毛,再也飛不起來了。最後凍死在白雪皚皚的天馬山上。

百鳥自然很悲痛,一到秋天,也就是鳳凰死去的那段時日,它們依然群集舊地,為的是悼念崇高的鳳凰。人們同情鳥兒們之間的深重情義,便改稱天馬山為鳥吊山。由於這一傳說很富於情感色彩,使鳥會和鳥吊山成為大理市的著名景觀之一。人們把百鳥投火也視為一種對鳳凰的追念和極度的悲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