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實用性的民間工藝 第四節 編結和編織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有著無窮無盡的自然資源。千百年來,我國古代的先民利用這些資源,用他們的巧手製造了許許多多的工藝性很強的生產、生活用具,其中,編結和編織的生活用具在我國傳統的工藝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編結,就是用線、繩編織出各種花樣的網袋或飾物,古代俗稱「絳子」或「絡子」。關於我國古代的編結技術,古代的記載不多,傳說清代著名的文學家曹雪芹很注意民間的編織技術,曾在《廢藝齋集稿》中專門講解了當時的編織工藝,可惜這本書我們現在見不到了。不過,他寫的《紅樓夢》里還有不少這方面的描寫,如該書第三十五回「黃金鶯巧結梅花絡」,就記載來自民間的丫環鶯兒學得一手線編的好手藝,她能編「一柱香、朝天凳、象眼塊、方勝、連眼、梅花、柳葉」等多種花樣的「絡子」,可見當時民間的編結技術花樣非常多。除了這些線編,民間的繩編藝術花樣也很多,僅就衣服鈕扣而言,就有「盤長(腸)」、「八吉(結)」、「百吉(結)」等多種稱呼。這些稱呼,不僅從形狀上描繪出它盤結迴繞的優美造型,也從諧音上賦予了它吉祥的寓意,這是民間工藝的一個特色。

我國古代的竹、柳、草、棕、藤編藝術更是源遠流長,品種多樣。

考古資料證明,遠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明了以毛竹編織生活用具的編結工藝。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底部編結印痕很多,其編結方式,僅就印痕所見,就有斜紋、纏結、絞結、棋盤格、間格數種。浙江吳興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竹編用具200多件,品種有竹席、竹簍、竹籃、竹籮、簸箕和捕魚的「倒梢」等,編織方式有人字紋、十字紋、梅花眼、菱形格諸種,跟現在南方一些地方的竹編方法基本一致。這說明,編結工藝自古以來就同勞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早以前它已經普及到我國的南方和北方各地。

戰國秦漢時期,我國古代的編結工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湖北江陵馬山戰國楚墓出土過一些距今2400多年的竹席、竹扇、竹笥〔si四〕和竹筐。竹席周邊織縱橫人字紋組成的大回字紋,中間織相間的縱橫人字紋。竹笥的經、緯蔑條分別用漆染成紅色和黑色,以複雜的工藝編成丁字勾連的四方連續幾何圖案,十分精緻美觀(圖10)。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竹編用具近百件,品種有竹笥、竹簍、竹熏罩、竹席,還有草席,不僅編製工藝複雜,造型也很精美。這都為研究我國古代編結工藝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竹木編結由於不易保存,歷來也不被重視,因而出土資料很少。從文獻記載和我國傳統編結工藝來看,我國古代的編結工藝,主要是各地勞動人民就地取材並結合當地的傳統習慣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南方多竹,則竹編興盛;北方多柳,則柳編髮達,材料多不從外取。史書記載,唐代的草木編結已很普遍,藤器以福建、廣東為最發達,柳箱、麥桿扇則分別以北方的滄州(今河北滄州市)和蒲州(今山西永濟)最為馳名。唐以後,我國民間編結在歷史傳承和深厚的群眾性的基礎上形成一些特產地區。這些特產地區的民間編織,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刻意創新,發揮自己的特色,為推動我國民間編織工藝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竹編,是把竹子加工成柔軟的竹篾、篾絲後編織的工藝品,主要產於我國南方,其中又尤以雨量充足、綠竹成林的浙江、湖南、四川、福建、安徽等為主要產地。竹編的品種非常多,大至桌、椅、櫃、床、屏風、床席,小至果盒、果籃乃至案頭的小擺設、小玩具,都可以竹片、竹篾巧編為之。我國古代有不少詩句描寫南方竹編的優美,如東晉詩人許恂的「篾短秋蟬翼」,唐代詩人韋應物的「湘簟〔dian電〕(竹席)玲瓏透象床」,就是極力稱讚南方竹席薄如蟬翼和玲瓏剔透。

竹編的製作過程是先把端直、柔韌的慈竹、水竹、毛竹、淡竹、箬〔ruo若〕竹等破成各種規格的篾片、篾絲,再經蒸煮、染色、切絲、刮修、打光、編織等工序,製成各種日用或觀賞品。我國久負盛名的竹編產地很多,有浙江東陽、嵊縣,湖南益陽,四川崇慶、梁平、成都,福建泉州、福州,安徽舒城等。這些地區的竹編技法高超,風格各異,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東陽竹編,歷史悠久,技術卓越,宋代即以龍燈、花燈、走馬燈馳名。東陽竹編擅長編織各種傳統竹籃和動物造型,素有「竹雕之鄉」的美稱。東陽竹編動物造型多取材於家養禽畜,亦有一部分專用於表現神話傳說中的珍禽異獸。其竹編精品,一寸大小的面積可編織篾絲120根。動物造型生動傳神,設色多借鑒國畫技法,古色古香,使人愛不釋手。

嵊縣竹編,唐代已有,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嵊縣竹編以當地盛產的水竹為原料,利用細如髮絲的竹絲、薄如紙片的蔑片進行編織,品種主要有食盒、果籃、屏風、傢具及動物、人物等陳列工藝品。嵊縣的竹編「套籃」遠近馳名,據說明清科舉時代江南考生赴京趕考用的「考籃」,大都出自嵊縣民間匠人之手。嵊縣竹編造型優美,精巧逼真,熔編織技法與雕塑藝術於一爐,是非常難得的工藝特產。

益陽水竹涼席,創始於元末,已有600多年歷史。益陽水竹涼席以當地優質水竹為原料,經破篾、刮篾、蒸煮、水浸、分絲、編織、扭邊等十幾道工序製成,平整滑爽,柔韌耐用,以「薄如紙,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著稱,而且吸汗散熱,不蟲蛀、不霉變,清代曾經作為貢品。

舒城竹席,簡稱「舒席」,明時即是朝廷貢品。舒席以當年11月至次年2月生的小葉水竹為原料,經破竹、切篾、起篾、分篾、撕篾、煮篾、刮篾、編織、扭頭、收邊等多道工序製成,「細如棉紡,薄如紙張」,光滑柔軟,經折無紋,涼爽消汗,色澤鮮麗。

崇慶竹編,以當地特產慈竹為原料,擅於編織各種精美、樸實、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籃、盒、盤等。崇慶竹編牢固穩定,彈性好,易於保護各種物品,因此暢銷各地。

梁平竹簾,梁平宋代以產竹紙聞名,當時抄紙用的竹簾已非常細密。後來在此基礎上生產的窗帘、門帘,遠近馳名。

成都瓷胎竹編,是一種在瓷器表面用細蔑絲編織各種圖案的工藝,其形式好像是給瓷器穿上一件外衣。成都瓷胎竹編用料精細、緊扣瓷胎,竹絲不露頭、不絞絲、不重疊,精美異常。

福州、泉州古代的漂白竹編、染色竹編也很有特色,品種以瓶、籃、盤、盒為主。

草編,是以各種柔韌草類植物為原料加工編織的工藝品。草編在我國起源很早,戰國時代的墓葬中已發現編織美觀的草席。千百年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地取材,用各種草類植物編織成各種精美的草席、草帽、草鞋、草籃和其他裝飾用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實用工藝用品。

我國草編原料資源豐富,遍布南北各地。大體來說,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主要利用蒲草、油草、葦草、琅琊草、馬絆草及麥稈、玉米皮等,廣東多用水草、蒲草、葵樹葉等,廣西多用芒萁草、龍鬚草,江、浙一帶主要用黃草、蘇草、席草、金絲草、馬蘭草、蒲草等,福建多用馬藺草、龍舌草,湖南主要用龍鬚草、藺草,湖北主要用薦草……這些草有共同的特點:草稈比較光滑,節少,質地柔韌,有較強的拉力。草編編結之前一般都要對草料進行加工,有的要經過梳理、劈分,有的要經過熏蒸、漂白,有的要先編成草辮,這主要根據草料性質和所編器物而定。

草編以實用品為主,觀賞品較少。草編技法有結、辮、捻、搓、擰、串、盤等項,花紋有十字格、人字格、米字格、幾何紋、文字紋、空心方角、六角、八角、梅花眼等,工藝十分講究。

浙江寧波草席(又稱寧席、明席、甬席、滑子),唐開元時已遠銷域外,清嘉慶時至於鼎盛。寧波草席以席草為原料,以白麻、黃麻制的細繩作筋(經線)織成,細密牢固,柔軟挺括,富於彈性和折性。

山東掖縣草編,過去稱「萊州草編」(掖縣古稱萊州),以麥稈草帽辮馳名,被譽為「萊州花」、「沙河黃」。

湖南臨武龍鬚草席,唐代已馳名,清代稱「龍鬚貢席」。臨武草席以湖南和兩廣交界處高山上的龍鬚草為原料,製作精細,柔韌耐折,以夏季爽身、冬季不傷體著名。

廣東高要蒲席,明代有清席、白席之分,清代隨染料的引進,又有花席。高要蒲席以蒲草為原料,先曬草、選草,再用木棍舂草、卵石搓揉,烘熏染色,然後再編織加工,成品細軟密實,柔韌耐折,冬暖夏涼。

河南清豐草編,清乾隆時已很興盛,主要生產麥草草帽辮(當地稱萊州花園草,因沿用山東萊州編辮技藝得名),質地柔軟,色澤潔白。

山西潞城草帽辮,明初已經馳名。潞城草編以麥稈為原料,麥穗漸呈黃綠時即采,麥辮色澤白亮,光滑無茬口。

此外,江蘇滸墅關草席(臍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