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實用性的民間工藝 第三節 少數民族織錦

錦,是以彩色絲線用平紋、斜紋的多重、多層織織成的提花絲織品,屬複雜結構的織物。錦的生產工藝要求高,織造難度大,所以歷來被看作是最貴重的織物。「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我國古代文獻中說的「錦繡」「錦衣」「美錦」都是極言絲帛或衣飾之美(圖8)。

錦有經錦(經起花的錦)和緯錦(緯起花的錦)之分。我國古代傳說錦早在堯的時代就有,晉王嘉《拾遺記》說員嶠山環丘有冰蠶,霜雪覆之,然後作繭,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火燒不壞,堯用它做大禮服。這不是信史,但我國錦的起源確實很早。考古發現,我國西周時期已經能夠生產經錦,戰國時期有了更為出色的緯錦。經錦和緯錦有不同的織造效果。經錦緯密較低,織時用一把梭子;緯錦織造費時,但可以使用兩把以上的梭子,以變換色彩,豐富提花。我國戰國時期是一個手工業相當發達的時期,當時「齊紈」、「魯縞」、「衛錦」、「荊綺」、「楚練」競相媲美,標誌著我國古代的絲織技術將要出現一個大的飛躍。

明清以前,我國各地名錦如雲,爭奇鬥豔,其中最著名者有蜀錦(漢至三國時蜀郡即今四川成都一帶生產的特色錦,以「織文纖麗」甲於天下)、宋錦(具有宋代織錦風格、用彩緯顯色的緯錦。南宋以後開始生產,以紋樣繁複、配色典雅著稱)、雲錦(明清宮廷用織錦,以富貴華麗、絢爛如雲霞而得名。雲錦南京產者最佳,故又稱「南京雲錦」)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以他們的勤勞和智慧織造的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織錦,也千姿百態,成為我國絲綢寶庫中的瑰寶。

壯錦、苗錦、黎錦、土家錦、傣錦、侗錦、瑤錦、回回錦等,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壯錦,是壯族的手工藝品。壯族舊稱「僮人」、「俍〔liang良〕人」、「土人」,亦自稱「布壯」「布越」、「布儂」、「布土」、「布沙」、「布曼」、「布傣」等名,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壯錦唐宋時稱「緂〔tian田〕布」或「白緂」「峒緂」,明代作為貢品入貢並遠銷內地。據《廣西通志》記載,「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雜以織布為花鳥狀,遠觀頗工巧炫麗,近視則粗,壯人貴之」。可見其生產、使用之廣泛。壯錦以棉、麻股紗作經線,以不加拈或微拈的縷絲作緯線,相互交織而成。它以緯線起花,屬重緯組織,因此織品很厚重,最適宜作被面、褥面、床毯、圍裙、衣邊飾等。

壯錦色彩悅目,圖案絢麗。它多用大紅、杏黃、翠綠或純白作底色,用對比強烈的色彩作花,圖案有水、雲、花草、蟲鳥、卍字等,濃艷粗獷,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苗錦,是苗族人民的工藝美術品。苗族,自稱「果雄」、「模」或「蒙」,主要分布於貴州、湖南、雲南、廣西、四川等地。苗錦,漢末三國時即已出現。傳當時蜀漢諸葛亮開發「南中」(現雲南、貴州和四川南部地區)時,親自為貴州的苗族人民畫錦的圖案紋樣譜,並贈送蜀錦,命令會織錦的士兵向他們傳授織錦技術。為了紀念諸葛亮的功績,苗族人民稱苗錦為「武侯錦」。苗錦用經線作底,緯線起花,通經斷緯方法織造。經線多用自紡白紗,緯線多用各色絲絨或絲線。圖案多為小型幾何紋樣,結構嚴謹。色彩喜用桃紅、粉綠、湖藍、青紫等色,鮮明瑰麗。(圖9)

黎錦,海南省黎族民間織錦。黎族,自稱「賽」,各種方言還有「侾〔xiao肖〕」、「杞」、「閏」、「美孚」等不同的稱呼。黎族的紡織業歷史悠久,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記載,當時海南每當棉桃成熟季節,黎族婦女便採摘新棉,用細長鐵軸輾出棉籽,接著「以手握茸就紡」。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幕」,宋時已遠銷內地。清時他們利用內地生產的彩帛,「拆取色絲和吉貝(古代東南沿海稱棉線為吉貝)」織錦,工藝十分精巧。黎族織錦用古老的踞織腰機,綜桿提花,斷緯織彩,也有的經絲先經扎染花紋,再織緯。黎錦圖案多用馬、鹿、斑鳩、蛇、蛙、藤果以及人形等,配色喜用棕、黑為基本色調,相間以青、紅、白、藍、黃等色,具有濃郁的民族裝飾風格。多用於製作筒裙、搖兜、崖被或作服裝邊飾。

土家錦,即湘西、鄂西土家族織錦。土家族歷史上被稱為「土人」、「土民」,他們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土家錦源於古代的「溪布」、「峝〔tong同〕布」、「斑布」。宋朱輔《溪蠻叢笑》記載,當時的「土人」用五色線織成「峝布」,文彩斑斕,用來製作巾被、衣裙。清乾隆《永順府志》也說,「土人」一隻手織緯,一隻手用細牛角挑花,便織成了五色斑斕的「土錦」。土家錦以棉線為經,以各種顏色的棉、毛、絲等纖維為緯,用斜形腰機、通經斷緯的方法手工挑織,彩緯滿鋪顯花。圖案有桌子花、椅子花、船花、荷葉花等100多種,後受漢族影響,發展出「鳳穿牡丹」、「鷺鷥踩花」、「野鹿含花」等花樣。土家錦通常用作衣裙和「鋪蓋」(被面),俗稱「土花鋪蓋」,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西蘭卡普」相傳為一個名叫「西蘭」的土家族姑娘所創,它質地厚實,經久耐用,是一種很美麗的實用裝飾品,具有粗獷、樸質、敦厚、絢麗的民族風格。

傣錦,是雲南傣族的傳統紡織工藝品。傣族,舊稱「擺夷」、「擺彝」,自稱「傣」,按地區又有「傣仂」、「傣哪」、「傣雅」、「傣綳」等稱。傣錦用絲線或紗線製成,圖案有動物、花卉、幾何圖形等,具有象徵意義,如孔雀圖案象徵吉祥,大象圖案象徵五穀豐登。傣錦色調用棕、黑、白相間,鮮艷美麗,適於製作挎包、筒裙、被面、墊單、窗帘、手帕及某些宗教用品。

侗錦,侗族傳統紡織工藝品。侗族,舊稱「侗僚」、「侗家苗」,自稱「甘」,主要分布於湖南、貴州、廣西三省、區交界地區。侗錦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漢末三國時期。當時,蜀錦及其織造技術在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指示下傳到侗族聚居的地區,深受侗族人民的歡迎,後來侗族婦女織的侗錦被稱為「諸葛錦」。侗錦用棉紗或絲線手工編織,名貴品種有魚鱗紋儂錦、鴨頭翠儂錦、郎茵錦等,色彩絢麗,用於衣物裝飾,巾帨〔shui稅〕尤佳。有一首民歌反映了侗族青年男女對侗錦的喜愛:

郎錦魚鱗紋,儂錦鴨頭翠。

儂錦作郎茵,郎錦裁儂被。

茵被自兩端,終身不分離。

瑤錦,瑤族民間織錦。瑤族歷史上被稱為「莫徭」、「徭」,自稱因地而異,有「勉」、「金門」、「布努」、「瑙格拉」等,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等地。瑤錦多為棉經絲緯,腰機織造。受所居深山峻岭的陶冶,圖案多採用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幾何形作對稱式波狀二方連續排列,組成山峰,巨龍等象徵性圖案。瑤錦色彩以大紅、桃紅、橙紅等暖色調為主,間以藍、綠、白、紫等,鮮明強烈。常見品種有床毯、被面、背袋、彩織帶等。

除上述以外,西南或東南地區的佤錦、布依錦、高山錦、拉祜錦等也盛名四布。由於各少數民族生活環境、風俗、習尚和傳統不同,他們的織錦在織造方式、圖案、配色等方面有不同的風格,這是中國民間工藝傳統性、地方性的表現。

西北少數民族在古代也有質地精良的織錦。大概東漢後期,漢族的養蠶業及織綢技術就傳到了西北的古于闐(在今新疆和田)。新疆哈拉和卓古墓出土的北涼—高昌文書記載,距今一千四五百年的時候,新疆已經有了疏勒(今喀什)錦、龜茲(今庫車)錦和高昌(今吐魯番)所作的龜茲錦。維吾爾族生產的和田綢和回回錦,歷史上也很有名,現在故宮博物院還保存有清代維吾爾族進貢給朝廷的這些織品。疏勒錦、龜茲錦實物現在我們很難見到了,但我們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巴楚脫庫孜沙來、吐魯番阿斯塔那等北朝至唐代遺址中出土的對禽對獸、漢隸銘文相結合的聯珠紋錦等可以想見它的風采。巴楚脫庫孜沙來和阿斯塔那遺址中出土的織錦,用色複雜,提花準確,錦面細密,帶有高昌和波斯文化色彩。這說明,當時新疆吐魯番一帶的織錦,既承襲漢代織錦的傳統,又吸收了當地或波斯織錦的影響,帶有明顯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徵,是「絲綢之路」文化交融的證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