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河運的悠久歷史 第一節 秦漢以前的河運

在原始社會裡,生產力水平很低,人們大都聚集在有水的地方,依靠漁獵為生。水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但有時它也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危害。在同水打交道的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了水的某些特性。如「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易經》),意思是騎著木頭有利於過大河,懂得了「水能浮起木頭」的道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也在不斷改進,人們已有可能「編木為筏」,與此同時還能利用火燒和石刀、石斧的砍鑿,把大原木挖空,做成獨木舟,這樣人們就能方便地在水上活動了。至於古代傳說中提到黃帝的大臣共鼓、貨狄發明舟,部落首領顓頊〔zhuanxu專虛〕發明漿、篙,帝嚳發明舵和櫓,堯發明纖繩等等,從根本上說,這些都是人民群眾的創造。

商朝的甲骨文上有「舟」字,當時已經有木板船了。據甲骨卜辭記載,在商代後期,航運往往被奴隸主用作鎮壓奴隸反抗的工具。商王武丁時期,王室的奴隸曾大批逃跑,武丁下令乘船追擊。這些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前後用了15天,終於把奴隸捕捉回來。這個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商代航行技術的狀況。到了周朝,水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水路交通不僅利用自然河道,而且還開鑿運河。春秋時期,最先開鑿運河的是陳、蔡、楚等國。當時,為了改善陳、蔡兩國間的交通,它們鑿了一條不長的運河,將淮河的兩條支流沙水和汝水連貫起來。楚國也鑿了一條從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到漢水的水道。不過,其中比較重要的和著名的運河有吳國溝通太湖和長江的胥河、溝通長江和淮河的邗〔han含〕溝和溝通淮河和黃河的荷水,以及稍後的魏國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鴻溝。

春秋末年,闔閭、夫差父子相繼為吳王時,吳國在伍子胥、孫武等人的幫助下,逐漸強盛起來。吳國為了攻打楚國,於公元前506年開挖了胥河,船舶可以從蘇州通太湖,經宜興、高淳,穿石臼湖,在蕪湖注入長江,大大縮短了從蘇州到安徽巢湖一帶的路程。吳大敗楚國後,繼而又攻破越國,迫使越王勾踐臣服於吳。取得兩次重大的勝利後,夫差認為吳國在長江流域的霸主地位已經確立,決定進一步用兵北方,迫使北方諸侯也聽從他的號令,於是在公元前486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左傳·哀公九年》),又修通了邗溝。古邗城在今揚州市西北郊蜀岡一帶,其遺址經發掘,周約六公里。構築邗城的目的,是在江北建立起進軍北方的基地。鑿邗溝是便於向北運送軍隊和糧食。邗溝後人又稱山陽瀆,據《水經注·淮水注》的記載,它從邗城西南引長江水,繞過城東,折向北流,從陸陽、武廣兩湖(分別位於今高郵縣東西)間穿過,北注樊梁湖(今高郵縣北境),又折向東北,穿過博芝、射陽兩湖(位於興化、寶應間),再折向西北,到末口(今淮安市東北)入淮河。邗溝渠線所以比較曲折,主要原因是要利用湖泊,以便減少工程量。從此,吳國軍隊通過這條運河從長江直接進入淮河,可以從水路上攻打齊國,進兵中原大地。這條運河全長約150公里,它開通後大大便利了南北航運,為後來江淮運河的發展奠立了初步基礎。據史書記載,邗溝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有確切紀年的第一條大型運河。鑿邗溝後的第三年,即公元前484年,吳軍與齊軍大戰於艾陵(今山東泰安市南),齊軍幾乎全軍覆滅。吳國打敗齊國後,決定再開一條運河,進軍中原,以軍事力量為後盾,迫使原來北方諸侯首領晉國就範。那時,黃淮之間的東部,有兩條較大的自然河道,一條是濟水,原黃河的岔道;一條是泗水,最終流入淮河。泗水與濟水很近,只要在兩河間開一條運河,吳國的軍隊就可以從淮河進入泗水,通過運河轉入濟水,上溯濟水,可達中原腹地。於是在公元前482年,吳國夫差就在今山東省魚台縣東和定陶縣東北之間鑿開一條新水道,因其水源來自荷澤,故稱荷水。荷水同胥河、邗溝一樣,都是吳國為了政治、軍事需要而開鑿的,但在後來長時間中,對加強黃河、淮河和長江三大流域的經濟、政治、文化的聯繫,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最先進行變法的魏國成為這一時期七國中最先強盛起來的國家。魏惠王在位時(公元前369年—前319年),為了與列國角逐,遷都於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遷都後,魏國多次動工開鑿以大梁為中心的運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鴻溝先在河南滎陽把黃河帶有較多泥沙的水引入圃田澤(在今河南省中牟縣西,已湮),使水中的大部分泥沙沉積在圃田澤中,既減輕下游渠道的堵塞,又使圃田澤起到水櫃的作用,調節鴻溝的水量。然後引水向東,繞過大梁城的北面和東面,向南與淮河支流丹水、睢水、渦水、穎水等連接起來,許多自然河道連結成網,船隻可以暢通無阻。鴻溝的開鑿,不僅在黃河、淮河、濟水之間,形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水上交通網,而且由於它所聯繫的地區都是當時我國經濟、政治、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