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代舟船的發展 第四節 明朝的造船高峰

明朝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達到了第三個高峰。由於元朝經辦以運糧為主的海運,又繼承和發展了唐宋的先進造船工藝和技術,大量建造了各類船隻,其數量與質量遠遠超過前代。元朝初期僅水師戰艦就已有17900艘。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下令造戰船5000艘,操練水軍七萬人。過了三年,又下令增練水師五六萬人,再造戰船3000艘,僅這兩次就造了戰船8000艘。元軍往往為一個戰役就能一舉建造幾千艘戰船。此外還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國各地。義大利大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原黃河入海口處(今江蘇宿遷縣以南70公里處)見到「有屬於大汗之船舶逾15000艘,蓋於必要時運輸軍隊赴印度諸島者也,緣此地距海僅有一日程」。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為在濟州河運糧,一次建造糧船達3000艘。元朝還在江海水陸要地設水驛站424處,共有郵遞專用船5921艘。這些都充分說明元朝造船能力之強。元朝時,阿拉伯人的遠洋航行逐漸衰落,在南洋、印度洋一帶航行的幾乎都是中國的四桅遠洋海船。中國在航海船舶方面居於世界首位,它的性能遠遠優越於阿拉伯船。元朝造船業的大發展,為明代建造五桅戰船、六桅座船、七桅糧船、八桅馬船、九桅寶船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迎來了我國造船業的新高潮。

據一些考古的新發現和古書上的記載,明朝時期造船的工場分布之廣、規模之大、配套之全,是歷史上空前的,達到了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場有南京龍江船場、淮南清江船場、山東北清河船場等,它們規模都很大。如龍江船場年產就超過200艘,它還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稱。1957年在南京寶船場遺址出土一個全長11米以上的巨型舵桿,令人嘆為觀止。再如清江船場,有總部四處,分部82處,工匠3000多人,規模也甚為可觀。明朝造船工場有與之配套的手工業工場,加工帆篷、繩索、鐵釘等零部件,還有木材、桐漆、麻類等的堆放倉庫。當時造船材料的驗收,以及船隻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這樣雄厚的造船業基礎,才會有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遠航壯舉。鄭和船隊的寶船,大者長達44丈,寬18丈。明朝用的尺比我們今天的市尺短些,但即使按一丈合二米半計算的話,這種寶船的長度也超過100米。船隊中,即使是中等船,也有37丈長,15丈寬。難怪有位目擊者形容寶船「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還有的說,船上風帆有12張之多。當時先進的航海和造船技術包括水密隔艙、羅盤、計程法、測探器、牽星板以及線路的記載和海圖的繪製等,應有盡有。鄭和的第一次遠航船隊,據說就有62艘這樣的船。

鄭和的寶船屬於沙船類型。中國歷代專家,根據不同水域的地理特點,以及船的不同用途,因地制宜地設計和建造了許多不同類型的船隻。經過春秋戰國以來二三千年的不斷發展、改進和完善,到了明朝,各種古代船隻已經完全定型。中國古代的船型種類和名目繁多,但是大體上說,從船首形狀來分,可以分成尖首和方首兩大類;從船底式樣來分,可以分成尖底和平底兩大類。在歷史的演變中,福船是最著名的尖首、尖底船型的代表,沙船是最著名的方頭、平底船的代表。沙船的歷史可追溯到遙遠的年代,在出土的獨木舟及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到它的平底、方頭、方艄的特徵。在山東日照等地有許多沙船,相傳是越王勾踐由會稽遷都琅邪時遺留下來的船型。這都可說是沙船的前身了。據康熙《崇明縣誌》載:「崇明縣乃唐(高祖李淵)武德間(公元618年—626年)涌沙而成」。又載:「沙船以出崇明沙而得名。太倉、松江、通州、海門皆有。」可見沙船是產生於唐代的。沙船的特點是宜於行沙防沙,可安然「坐」在灘上。「江南沙船之往山東者,恃沙行,以寄泊,船因底平,少擱無礙」(《日知錄集釋》),所以又稱「防沙平底船」。沙船的甲板面寬敞,干舷低,具有寬、大、扁、淺的優點,適宜在淺水航道航行,穩定性比較好。船上採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船艙也採用水密隔艙結構。船舷採用大□〔lie列〕,大中型沙船每側有四到六根大?從船首直壓到船尾,以增加結構的強度。明朝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即是沙船中的佼佼者。一般來說,這種沙船較多見於杭州灣以北的港口和內河沿海航線上。福船,還有廣船,則是以產地而得名,是適應我國南方海闊水深多島嶼地理環境的兩種船型。福船船型首尖尾寬兩頭翹,尾封結構呈馬蹄形,兩舷邊向外拱有護板。舷側用對開原木厚板加固,強度較大。船艙是水密隔艙結構,船體底尖上寬,尖首尖底利於破浪,吃水深,穩定性好,並且容易轉舵改變航向,便於在狹窄的航道和多礁石的航道中航行。有些船首尾的艙是活水艙,也叫浮力艙或防搖艙。隨著船首尾的上升或下降,活水艙中的水可流出或流入,減少船的搖擺,保持船的平衡。福船的用材主要是就地取福建盛產的松、杉、樟、楠等優良木材,它們在杭州灣以南的港口和沿海航線上多見。廣船船型首尖體長,吃水較深,梁拱小,甲板背弧不高,有較好的適航性能和較大的續航力。船體結構的橫向是以密距肋骨與隔艙板構成;縱強度依靠龍骨和大?廣船的用材多採用廣東的荔枝木、樟木,還有烏婪木,主要航行於我國南方港口和南海航線。同沙船和福船一樣,廣船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優良船型。

總之,在經過秦漢時期和唐宋時期兩個發展高峰以後,明朝的造船技術和工藝又有了很大的進步,登上了我國古代造船史的頂峰。明朝造船業的偉大成就,久為世界各國所稱道,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只是到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和現代機動輪船出現以後,我國在造船業上享有的長久優勢,才逐漸失去。

作為我國古代舟船史的尾聲,是我國自己第一艘輪船的誕生。19世紀中葉,我國一些接受西方科學技術的知識分子,曾先後試製過輪船。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作者吳趼〔jian減〕人,就曾作過種種嘗試。1862年,江蘇無錫人士徐壽、徐建寅父子和華蘅芳等人到了安慶,一面學習,一面動手製造發動機。三個月後,一台蒸汽機造成了,試車結果,「甚為得法」。第二年,他們又試製一艘螺旋槳推進的小輪船,但沒有成功。1864年,徐壽等人在南京「金陵軍械所」繼續努力,終於造出了我國第一艘輪船「黃鵠〔hu胡〕」號。這艘船由華蘅芳負責設計和繪圖,徐壽負責發動機和船體的製造,「全用漢人,未雇洋匠」。當時年僅19歲的徐建寅,也「屢出奇思以佐之」,積極協助父叔輩工作。據上海《士林西報》記載:「黃鵠」號「船重25噸,長55華尺,高壓引擎,單汽缸」,「逆水時速16里,順水時速約28里」。這艘輪船的製造成功,振奮了中華民族精神,產生了很大社會反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