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代舟船的發展 第三節 唐宋的造船高峰

唐宋時期為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時期。我國古代造船業的發展自此進入了成熟時期。秦漢時期出現的造船技術,如船尾舵、高效率推進工具櫓以及風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這個時期得到了充分發展和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創造了許多更加先進的造船技術。隋朝是這一時期的開端,雖然時間不長,但造船業很發達,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龍舟。提起龍舟,民間早就有端午節賽龍舟之風。據說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他憂國憂民,於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羅江,人民恐怕水中的龍吞掉他的遺體,就把船造成龍形,行駛於江上,敲鑼打鼓以驅散水中的龍。這就是五月五日端午節賽龍舟的來由。古代人認為龍是極為神聖的龐然大物,如能乘龍過海上九天就成神仙了。要過海,就得乘龍舟,我國封建帝王都自命為真龍天子,他們要藉助龍威來加強自己對老百姓的控制和統治。他們在地上有巍峨華麗的宮殿,他們在水上就要住鳳閣龍舟了。窮奢極欲的隋煬帝所乘的龍舟,體勢非常高大,計有四層,高4.5丈,長20丈,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這些船都「飾以丹粉,裝以金碧珠翠,雕鏤奇麗」(杜寶《大業雜記》)。下層是內侍居住之所。皇后乘坐的龍舟叫「翔螭〔chi痴〕」,比皇帝的龍舟稍小一些,裝飾也極盡奢華。隋朝的大龍舟採用的是榫接結合鐵釘釘聯的方法。用鐵釘比用木釘、竹釘聯結要堅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廣泛採用了這種先進方法。

到了唐宋時期,無論從船舶的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體現出我國造船事業的高度發展。具體來說,這一時期造船業的特點和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船體不斷增大,結構也更加合理。船隻越大,製造工藝也就越加複雜。唐朝內河船中,長20餘丈,載人六七百者已屢見不鮮。有的船上居然能開圃種花種菜,僅水手就達數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見。宋朝為出使朝鮮建造了「神舟」,它的載重量竟達1500噸以上。有的大海船載重數萬石,舵長達三一五丈。唐宋時期建造的船體兩側下削,由龍骨貫串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約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於行駛。

二是造船數量不斷增多。唐宋時期造船工場明顯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宣城)、潤(鎮江)、常(常州)、蘇(蘇州)、湖(湖州)、揚(揚州)、杭(杭州)、越(紹興)、台(臨海)、婺(金華)、江(九江)、洪(南昌)以及東方沿海的登州(煙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廣州等地。這些造船基地設有造船工場,能造各種大小河船、海船、戰艦。唐太宗曾以高麗不聽勿攻新羅諭告,決意興兵擊高麗。命洪、饒(江西波陽)、江三州造船400艘以運軍糧。又命張亮率兵四萬,乘戰艦500艘,自萊州(山東掖縣)泛海取平壤。可見唐朝有極強的造船能力。到了宋朝,東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間的造船工場。每年建造的船隻越來越多,僅明州(浙江寧波)、溫州兩地就年造各類船隻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場還曾創下年產1300多艘的記錄。

三是造船工藝越來越先進。唐朝舟船已採用了先進的釘接榫合的聯接工藝,使船的強度大大提高。1960年3月,在江蘇省揚州市施橋鎮出土了一條唐代木船,1973年在江蘇省如皋縣又出土了一條唐代木船,這兩條木船都採用了榫接釘合技術,而揚州出土的船更採用了斜穿鐵釘的平接技術,比如皋縣出土的木船採用的垂穿鐵釘的搭接技術更先進。而同一時期的歐洲國家的造船業,連接船板還仍使用原始的皮條繩索綁紮的辦法。唐代大海船還建有水密隔艙。如皋縣出土的唐代木船有九個水密隔艙。1974年福建省泉州灣出土的宋代木船也有水密隔艙。使用這種工藝和技術就大大增強了船的抗沉能力,特別是加大了船體的橫向強度。它是由底部和兩舷肋骨以及甲板下面的橫樑環圍而構成的一層水密艙壁。船中部以前的艙壁都安裝在肋骨之前,中部以後的艙壁就裝在肋骨之後。這種安裝方法可以防止艙壁移動,使船舷與艙壁板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牢固的支撐著兩舷,這就增強了船體的橫向強度。由於船的堅固性和抗沉力增強了,就有可能多設船桅、船帆,更適合遠洋航行。宋朝造船修船已經開始使用船塢,這比歐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還能根據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製造出船的模型,並進而能依據畫出來的船圖,再進行施工。歐洲在16世紀才出現簡單的船圖,落後於中國三四百年。宋朝還繼承並發展了南朝的車船製造工藝。車船是一種戰船,船體兩側裝有木葉輪,一輪叫做一車,人力踏動,船行如飛。南宋楊幺起義軍使用的車船,高二三層,可載千餘人,最大的有32車。在與官軍作戰時,楊幺起義軍的車船大顯了威風。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頂風和逆水時行駛就很艱難,車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這些困難。它是原始形態的輪船。

唐宋時期建造的舟船不僅種類多、體積大,而且還有工藝先進、結構堅固、載量大、航運快、安全可靠等許多優點,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從7世紀以後,中國遠洋船隊就日益頻繁地出現在萬頃波濤的大洋上。外國商人往來於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都樂於乘坐中國大海船,並且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匠」的語言來稱讚中國船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