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車輛的來龍去脈 第二節 造車駕車的學問

我們簡略地回顧歷代車輛演變過程之後,再對車的有關部件加以介紹。

古車作為載車部分的車廂,叫「輿」。「輿」的左右兩邊立的欄杆和木板,叫輢〔yi以〕,可以憑倚遠望。前面手扶的橫木,叫軾。人在行車途中對他人表示敬意的動作,也叫軾,即扶軾低頭。輿後面的橫板或欄杆,叫軫〔zhen枕〕。軫上留有缺口,以便乘車人上下。古時人們一般都是從車的後邊上下車的。車身上拴有一根繩子,供上下車時使用。這根繩子,叫綏。《論語·鄉黨》曰:「升車必正立執綏。」

車的運轉部分主要包括輪和軸。輪的中心是一個有孔的圓木,叫轂,用以貫軸。車輪的邊框,叫輞〔wang網〕。連接輞和轂的是輻。車輪的輻條有多有少,一般為30根。《老子》曰:「三十輻,共一轂」。四周的輻條都向車轂集中,這叫輻輳〔cou湊〕。車軸是一根橫樑,上承車輿,兩端套上車輪。軸的兩端露出轂外,末端套有青銅或鐵制的軸頭,叫軎〔wei衛〕。軸頭上有孔,用來納「轄」,以防車輪脫落。轄一般用青銅或鐵製成,呈扁平長方形,長約三四寸,俗稱銷子。車軸橫在輿下,固定的方法是在輿的底部安上兩塊木頭,用繩索把軸綁在上面。它的形狀像個爬伏著的兔子,所以叫伏兔。也叫輹〔fu復〕。

關於製作車輪的技術要求,早在春秋末年齊國人的著作《考工記》中就有了明確規定,具體要求有下列10條:一是對車輪要用工具規尺進行認真的校準,使其外形為正圓形;否則輪子與地的接觸面就不可能盡量小,因而也就轉不快。二是輪子平面必須平正,可將輪子平放在同輪子同樣大的平整的圓盤上進行檢驗,看兩者彼此之間是否密合。三是要用懸線察看相對應的輻條是否筆直。四是要將輪子放在水中,看其浮沉是否一致,以確定輪子的各部分是否均衡。五是要求同一輛車的兩個輪子的尺寸和重量都要一樣。六是要求輪子的整體結構必須非常堅固。七是要求車轂的粗細、長短要適宜。要依據有利於轉動和穩定的原則,對不同用途的車輛可選用不同尺寸的轂。八是要求輪子的直徑要適中。太大,則人上下不方便;太小,則馬拉起來很吃力。九是對軸的要求有三條:選材精良,堅固耐磨,轉動靈便。十是對整個車輪都必須選用堅實的木料等等。由此可見,當時的技術要求是很嚴格的,其考慮是十分周全細密而又符合科學原理的。《考工記》還對車輿材料的選擇及其連接方法,對車輛其他部分的製作,對不同用途車輛的要求等問題分別進行了敘述。

車輛的構造和組成,除了上面介紹的有關載車和運轉部分的構件外,還要包括駕車的構件。駕車部分的構件主要有轅、軛、□〔ni泥〕。轅又叫輈〔zhou舟〕,為一根直木或稍彎曲的木杠。轅的後端連著車軸,前端拴著一根彎曲的橫木叫軛,又叫衡或橫。轅和軛相連靠的是銷子,叫□,小車的叫軏〔yue月〕。軛要卡在牛馬的頸上。另外還有「軔」〔ren刃〕,它是阻止車輪轉動的一塊木頭。行車時必須先將軔木拿開,車子方能轉動。所以啟程又叫發軔。以後用「發軔」泛稱事情的開端。

古代車輿上可以有蓋子,用一根木棍支撐,形似大傘。蓋為車所專用,輿中可以鋪蓆,車蓆叫茵,後來也泛指一般的席墊。據說古時婦人之車,往往在輿的四周加上帷。後來車蓋被取消,在帷上加了頂(類似現代的車篷),叫作幔,又叫幰〔xian顯〕。

此外,古代車馬還常常有許多裝飾性的附件,如裝在衡和軛上的響鈴,叫做「鑾」。在西周時期,最高級的馬車上要裝八個鑾,走起來聲音很好聽。古車上的許多部件製作精美,如有的銅車軎,甚至用金銀絲鑲嵌成美麗的紋飾,異常華麗。

造車是一門學問,駕車也是一門學問。在遠古時期,原始的車是由人推挽的,後來改用畜力牽引。同其他車相比,馬車具有更為快速、靈活的特點,在畜力車中佔有重要地位,駕馭馬車,就變成了一門重要的學問。

在春秋時期,孔子的教學體系中就有「御」這一科。車行進時,駕駛馬車的車工把馬韁繩匯總握在手中。《詩經》中就有「執轡如組」的詩句,「如組」就是把八根韁繩握在兩手中,就像一組繩似的。這樣,用力才能均勻,「兩驂」〔參,一車三馬或四馬中的兩旁之馬〕跑起來才能「如舞」,極為協調。趕馬的鞭子也有兩類,竹條製成的鞭子叫策,皮條製成的叫鞭。今天我們常說「鞭策」一詞,就是由抽打馬的意義引伸而來的。在我國古代,人們十分重視駕馭術的提高,古書中也有不少關於駕車高手的記載。《左傳》記述戰爭情況時,總要交待雙方主將的御手。古代封建統治者甚至還因此悟出許多對人民的統治術。「故御馬有法矣,御民有道矣。法得則馬和而歡;道得則民安而集。」(《韓詩外傳》卷二)

古人乘車的方式一般是崇尚左側。一車三人,尊者在左,驂乘(即陪乘者)居右,御者居中。兵車則不同,如是將帥之車,則主帥居中,便於指揮,御者在左,護衛居右;如是一般兵車,則是御者居中,左邊甲士一人持弓,右邊甲士一人持矛,相互配合,協同作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