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同時期的道路 第四節 唐代以後的道路

唐朝是我國古代道路發展的極盛時期。當時,京城長安不僅有水路運河與東部地區相通,而且是國內與國際的陸路交通的樞紐,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唐朝長安城牆的規模是空前的。它周長36.7公里,南北長8651米,東西寬9721米,近似一個正方形。面積相當今天西安城的10倍。城內有11條南北大街,14條東西大街,把全城劃分為100多個整齊的坊市。皇城中間的南北大街稱為承天門大街,寬441米,視野開闊。連接12座城門的有六條大街,其中朱雀大街,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一條貫穿南北的重要大街。它是中軸線,寬147米,把長安城劃為東西兩部分。街西管區叫長安縣,街東管區叫萬年縣。各條大街車水馬龍,熙熙攘攘,非常熱鬧。街道兩側多植樹,加上錯落其間的清池溪水、眾多的園林、盛開的牡丹,使整個城市非常整齊美觀。出了長安城,向東,向南,向西,向北,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網。不僅通向全國各地,而且中外交通往來也比較頻繁。此外,像洛陽、揚州、泉州和廣州等城市,隨著唐朝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也相繼成為國內外交通的重要中心。

到了宋和遼金時期,我國的道路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在城市道路建設與交通管理方面,與隋唐時代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一時期的城市建設,實現了街和市的有機結合。城內大道兩旁,第一次成為百業匯聚之區。城裡居民走出了周、秦、漢、唐那種以封閉分隔為特徵的坊里高牆,投入空前活躍的城市生活;酒樓茶肆勾欄瓦舍日夜經營,藝人商販填街塞巷。北宋的都城汴京(今開封)經過改建,已成為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會,城中店鋪達6400多家。汴京中心街道稱作御街,寬兩百步,路兩邊是御廊。北宋政府改變了周、秦、漢、唐時期居民不得向大街開門、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從事買賣活動的舊規矩,允許市民在御廊開店設鋪和沿街做買賣。為活躍經濟文化生活,還放寬了宵禁,城門關得很晚,開得很早。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設一個軍巡鋪,鋪中的防隅巡警,白天維持交通秩序,疏導人流車流;夜間警衛官府商宅,防盜,防火,防止意外事故。這恐怕是歷史上最早的巡警了。唐代已有公共交通車,當時稱之為油壁車。到了南宋,京城臨安(今杭州)這種油壁車有了新的改進。車身做的很長,上有車廂,廂壁有窗,窗有掛帘,裝飾華美。車廂內鋪有綢緞褥墊,很是講究,可供六人乘坐觀光。這是最早的公交車,臨安在世界上也算是出現公交車最早的城市了。

元、明時期建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稠密的驛路交通網。驛路幹線輻射到我國的四面八方。特別是元代,綜合拓展了漢唐以來的大陸交通網,進一步覆蓋了亞洲大陸的廣闊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蒙古族各部在成吉思汗等有作為的領袖統率下東征西略,兵鋒所至,驛站隨置,道路貫通,運輸不絕。蒙古軍軍事勢力的極盛時期,道路直通東歐多瑙河畔,南下攻滅金政權和南宋政權後,把南中國的大片疆土也納入自己的版圖。同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比較起來,元明道路規模更大,效率更高,發揮著更為直接的重要作用。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奠定了近代中國的基本疆域。雖然,就交通工具、交通設施、交通動力、交通管理來說,比起以前朝代,除了量的變化外,沒有什麼質的突破。但是經過清朝政府的多次整頓,全國道路布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合理而有效。清朝把驛路分為三等,一是「官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輻射,主要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鎮的支線。官馬大路,是國家級官道,在京城東華門外設皇華驛,作為全國交通的總樞紐,管理北路、西路、南路、東路等官馬大路幹線系統。官馬北路系統最重要的是通往大東北的幹線,即從北京經山海關、盛京(今瀋陽)分別延伸到雅克薩、廟屯(在黑龍江入海口)的官路和通往朝鮮半島的國際通道。屬於官馬北路系統的還有分別到呼倫、恰克圖的幹線以及塞上的橫向大通道。這些道路在開發清代北疆、捍衛北疆的鬥爭中發揮過重要戰略作用。官馬西路系統包括蘭州官路與四川官路的兩大幹線,前者從北京經保定、太原、西安、蘭州,分別到青海、西藏和新疆,並通往中亞、西亞諸國;後者則是通往大西南的幹線,從西安通往雲、貴、川,並向西延伸到西藏拉薩。在大清帝國創建和鞏固的過程中,這個覆蓋我國整個西部地區的官馬西路系統,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官馬南路系統,包括雲南官路、桂林官路和廣東官路三條幹線。前兩條幹線均從太原南下過黃河到洛陽,然後分道到昆明或桂林,並延伸到印度支那半島;第三條幹線即廣東官路的主幹道,則是從北京出發經濟南、徐州、合肥、南昌、贛州、韶關,直達廣州。這是元、明以來北京到廣州縱貫中國南北的主要官道,歷來當作「使節路」,而終點廣州又曾是清代對外通商的唯一口岸,所以清政府對這條幹線特別重視。官馬東路的唯一幹線就是福建官路,沿途經過天津、濟南、徐州、南京、蘇州、上海、杭州、福州等重要城市。它是清政府經濟上賴以生存的重要通路。此外,還有橫貫東西的長江官路等等。清政府正是通過這些道路,實現了對全國各省各市各縣各鄉鎮乃至自然村落的政治控制與經濟榨取;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為了生存和發展,也通過這個龐大的交通網路,實現了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我國古代的道路,都是沙石或泥土路,還沒有用瀝青或水泥鋪成的道路。直至19世紀末期,我國才出現了鐵路和公路。1876年,英帝國主義欺騙滿清政府,擅自修築了吳淞到上海的鐵路。這是在我國領土上的第一條鐵路。而1881年建成的唐山到胥各庄的鐵路,則是我國出資修建並延存下來的第一條鐵路。我國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蘇元春駐守廣西南部邊防時興建的龍州到那堪公路。可惜沒有全部完工。1913年,湖南興建了長約50公里的長沙到湘潭的公路。隨著近代交通工具火車、輪船、汽車的相繼興起,鐵路、公路、航線的不斷開闢,我國古代的驛路交通系統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逐漸趨於瓦解和廢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