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同時期的道路 第一節 先秦時期的道路

路是人走出來的。可以說自從人類誕生後,就開始了路的歷史。早在大約50萬年至170萬年前,在亞洲東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就先後有了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人等原始人群生活著。我們的祖先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十分低下的生產力條件下,為了生存和繁衍,就在中華大地上開闢了最早的道路。

歷史發展到原始社會傳說中黃帝、炎帝和堯、舜、禹擔當部落首領的時候,各地的交通有了明顯的進步。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有了可以行駛牛車和馬車的古老道路。據《古史考》記載:「黃帝作車,任重致遠。少昊時略加牛,禹時奚仲駕馬。」《尚書·舜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堯年紀大了,經過反覆考驗選擇了舜為自己的接班人,並將帝位傳讓給了他。舜登位後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辟四門,達四聰」,「明通四方耳目」,二月巡泰山,五月去衡山,八月訪華山,十一月到恆山。可見舜帝對發展交通、開闢道路是非常重視的。夏禹的事業,也是從「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書·禹貢》)入手的。他「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檋〔ju局〕」(《史記·夏本紀》),足跡幾遍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商朝重視道路交通,古代文獻中已經有商人修築護養道路的記載。商湯的祖先「服牛乘馬」,遠距離經商,揭開了以畜力為交通運輸動力的歷史。經過夏商兩朝長期的開拓,到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時期,可以說我國道路已經初具規模。

周武王姬發滅商後,除都城鎬京(今西安附近)外,還根據周公姬旦的建議,修建了東都洛邑(今洛陽),以便於控制東方新得到的大片疆土,對付殷商殘餘勢力。為了有效發揮兩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在它們之間修建了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號稱「周道」,並以洛邑為中心,向東、向北、向南、向東南又修建成等級不同的、呈輻射狀的道路。周道是西周王室的生命線,也是國家交通的中軸線。《詩經·大東》上說:「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睠言顧之,潛焉出涕!」意思是說在這條寬廣平坦、筆直如矢的大路上,老百姓看到王公貴族掠走了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不能不傷心落淚。《詩經·大東》還說:「維北有斗,西柄之揭。」是說天空北面有北斗,周道像一把朝西的勺柄,連結了七星。在我國古代交通發展史上,修建周道的重大意義是不可低估的。不僅周、秦、漢、唐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都是在這條軸線上,而且在以後的宋、元、明、清時期,這條交通線也仍然是橫貫東西的大動脈。周道在我國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上,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東周時期,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農業、手工業與商業都興盛起來。春秋大國爭霸,戰國七雄對峙,大規模的經濟文化交流、軍事外交活動和人員物資聚散,都極大地推進了道路的建設。除周道繼續發揮其中軸線的重要作用外,在其兩側還進一步完善了縱橫交錯的陸路幹線和支線,再加上水運的發展,把黃河上下、淮河兩岸和江漢流域有效地聯接起來。這個時期修建的主要道路工程有許多,秦國修築的著名的褒斜棧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秦惠王時,為了克服秦嶺的阻隔,打通陝西到四川的道路,開始修築褒斜棧道。這條棧道起自秦嶺北麓眉縣西南15公里的斜水谷,到達秦嶺南麓褒城縣北五公里的褒水河谷,故稱褒斜道。這條全長200多公里的棧道是在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木,並在其上鋪板而成的。除了褒斜道外,以後幾百年間還陸續開鑿了金牛道、子午道和儻駱道等棧道。這些工程極其艱巨,人們首先是採用古老原始的「火焚水激」的方法開山破石,然後在崖壁上鑿成30厘米見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入木樁。接著在上排木樁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樁上鋪板成路,下排木樁上支木為架。這樣,我們遠望棧道好像空中閣樓一般,煞是壯觀。迄今,陝西太白縣境內尚有多處清晰可辨的棧道遺迹。《史記·貨殖列傳》記載:「關中南則巴蜀,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道綰轂〔wangu晚谷〕其口」,戰略上為「蜀之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如在公元前206年,著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即發生於此。除了秦國的棧道外,其他主要的道路工程還有:楚國經營的從郢都通往新鄭的重要通道,晉國打通的穿越太行山的東西孔道,齊魯兩國建設的四通八達的黃淮交通網路,燕國開闢的直達黃河下游和通往塞外的交通線等。至此,穿大袖寬袍的中原人、善射箭騎馬的戎狄人、居雲夢江漢的荊楚人、披長發嬉水的吳越人、喜椎髻歌舞的巴蜀人就連成一體了,為中華民族的進一步統一打下了基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