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國古代釀造化學的成就 第一節 中國古代的釀酒化學

關於我國釀酒的起源,自古流行著許多傳說。有的說是夏禹時一個名叫儀狄的人發明了造酒,例如《戰國策》說:「昔者,帝女(堯舜的女兒)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也有人說是一個叫杜康或少康的人首先造酒。例如戰國時著作《世本》說:「少康作秫酒。」還傳說他是夏禹的五代孫。暫且不論我國在什麼時代開始釀酒,但把這種技藝的發明歸功於某一個人的智慧,是不妥當的。為了講清這個問題,得先解釋一下酒的生成的化學過程。酒是含乙醇的飲料,在古代的條件下,乙醇是某些糖類化合物在酵母菌所分泌的酒化酵素(酶)的作用下被氧化而成的。糖類(或叫碳水化合物)包括澱粉以及麥芽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簡單的糖類。但只有那些簡單的糖類才能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轉變成乙醇,澱粉則不能。所以穀物不能直接發酵轉變為酒。但是當穀粒(如麥子、玉米、稻子)一旦受潮發芽時,谷芽就會自發地分泌出一種糖化酵素,把穀粒中的澱粉水解成麥芽糖,以作為它滋長和生根的營養。而麥芽糖一旦生成,又與空氣中浮游的酵母接觸,就會產生出酒。我們可以想像,遠古的人類逐步開始了農業,收穫到穀物,但當時又不可能有很好的穀倉,也沒有嚴實的貯糧器皿,因此天陰下雨時糧食受潮、受淋的情況是常常會發生的,這就會使遠古的祖先們有機會品嘗到麥芽糖的甜味和異香的酒味。進而便會總結出用發芽糖化的穀物作原料有意識地釀酒了。這種發芽糖化的穀物,我國古書上稱它為「糵」。因此以糵釀酒是糧食酒的源起和最早的方法,但它的出現則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不會是誰發明的。

鑒於我國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很多地方已經興起了農業,例如在龍山文化的許多遺址(如山東龍山、底溝、城子崖)中都出土了石鐮、蚌鐮就可以做為證明。而且在這個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相當多的陶質酒器。所以有人認為我國在龍山文化時期以前已經創始釀酒,到了夏代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和規模,這種估計大概是不錯的。

我國在釀酒的早期階段,還有一項極卓越的發明,那就是用發芽同時發霉的穀物作引子,來催化蒸熟或者碎裂的穀物,使它轉變成酒。我國古書上把這種發芽而且發霉的穀物稱為「?(曲)糵」。這項釀酒工藝的原理大致是這樣的:那些發芽的穀物一旦與空氣中浮游著的叫做絲狀毛黴菌的孢子接觸,就會在其上生成絲狀的毛霉,而毛霉可以分泌出糖化酵素;另外,發霉的穀物上總還同時滋生著酵母菌,因此「曲糵」便具有綜合的功能,促使穀物轉變成酒,也就是說發芽發霉的糧食浸到水中就會變出酒。可以設想,以櫱釀酒和以麴櫱釀酒的經驗可能是在差不多的時期取得的,但多種麴菌所分泌的糖化酶對澱粉的糖化作用要遠勝於麥芽酶,所以麴櫱釀酒效率較高。人們利用麴櫱釀酒,經過一段時期的經驗總結,便會了解到:只要把穀物蒸煮,放置在空氣中,環境適當時就可以發霉變「曲」而無需先使它發芽,即可直接用來釀酒。晉朝時有一位學者江統寫過一篇《酒誥》,議論到酒的源起時說:「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就是說,煮熟的穀物,沒有吃盡,丟棄在野外,自然而然就會發霉發酵成酒。這種說法確切地描述了以曲釀酒的源起。此後,逐步又發展到把制曲和以曲為引子釀酒分步來進行。事實證明以酒麴做引子來釀酒比以糵釀酒,效率要高得多,也更加簡便。所以曲的發明極大地推進了釀酒技術的發展,它是中國釀酒史上一次重大突破性的進步。從此酒麴的研製、改進就成了釀酒技術中最重要的一環。科學史家們估計,中國酒麴的發明大約在商代早期。不過人們習慣了,後來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裡,仍把酒麴稱作曲糵。

殷商時期,飲酒的風氣極盛。從殷墟中發掘出來過許多飲酒器和貯酒器,有陶制的,有青銅製的,例如爵、斝〔jia甲〕、尊、盉〔he禾〕、卣〔you友〕、觥〔gong工〕、觚〔gu姑〕等等,製作大都十分精緻。甲骨文和鐘鼎文中有當時的酒字和鬯〔g唱〕字,而且現在的「酒」字正是從那時的最簡陋的酒器(即觥,用獸角做酒器)象形字逐步演變來的。據說殷商的帝王、貴族、奴隸主是極度荒淫酗酒的,紂王就是因酗酒、胡作非為而亡國的,所以周公就曾反覆告誡子孫絕不要步他的後塵。在殷代時,只有兩種酒,一種叫做「醴」,是用糵釀的酒,乙醇含量不高,富含麥芽糖,所以味道較甜,釀造的主要原料是小麥和小米,這種酒是釀來吃的;另一種名叫「鬯」,是用黑黍為原料,加了香料,利用曲釀造的香酒,大概主要是用在祭祀上。

周代時,已經總結出了豐富的釀酒經驗,有了很完整的一套釀酒技術規程。《周禮·天官冢宰》記載:周代時宮廷中設有「酒正」,專門掌管造酒的政令,有「大酋」負責造酒的諸般事宜;有「漿人」從事造酒的勞作。《禮記·月令》敘述了大酋在仲冬釀酒時必須負責監管好的七個主要環節:「秫稻必齊」(造酒原料的準備),「麴櫱必時」(及時做好酒麴),「湛熾必潔」(清洗釀酒原料和用具),「水泉必香」(選好純凈香醇的泉水),「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加熱火候合適),「兼用六物」(選用各種香草),足見經驗已經相當完整。那時吃酒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酒漿與酒糟同吃,這種酒叫「醪糟」,就像今天江南的「酒釀」,大概屬於甜酒;一種是酒清,是用布把酒糟擠濾掉,只飲酒漿,這種酒叫「湑」〔xu許〕,就像今天的黃酒。

關於我國古代制曲技術的記載,最早的見於晉代人嵇康所著的《南方草木狀》,其中記載了兩廣的「草曲」。製作方法是把米粉與多種草葉混合,以野葛(豆科植物)汁和淘米水攪拌,揉成團,放在蓬蒿中,於蔭蔽地方放置一個多月就製成了。它是用來釀造糯米酒的。到了南北朝時,山東益都人,北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撰著了一部《齊民要術》,它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包括農林、牧禽、漁、食品加工等的農學百科全書,其中有四篇專門介紹釀酒,共記載當時北方的12種造麯法,其中釀酒用的「神曲」五種、「白醪曲」和「女曲」各一種、「笨曲」三種。他是按釀造的效能把酒麴分成這三等。它們都是以小麥為原料的黃酒麴。「神曲」的效能最高,一斗可「殺米」(使原料小麥糖化和酒化)少則一石八斗,多至四石。書中對這些酒麴的製作方法都作了很翔實的敘述。賈思勰對釀酒的原料、原料的預處理、釀造溫度的控制、水質和原料與水的比例等等釀酒的主要條件也都一一地作了總結。強調要將原料淘洗乾淨(「若淘米不凈,則酒色重濁」);釀造時要分批添加原料,逐級發酵,以調控發酵的溫度,特別是在發酵熱度高時要及時把醪舒展開;釀酒用水以水脈平穩的河水第一,甜井水次之,而忌用鹼水;原料與水的比例則須依酒麴的質量而定,曲好則投水量要大。他已了解到發酵溫度過高則使酒變酸。可見1400年前我國的造麯法和釀酒工藝已經有了極豐富的經驗和很高的水平。此外,宋朝人朱肱寫了一本《北山酒經》,其二、三兩卷是專門介紹南方造麯法和釀酒法的。它記錄了13種曲的製法。第一類叫「罨〔yan眼〕曲」,是把生曲放在麥秸堆里,定時翻動;第二類叫「風曲」,是用樹葉或紙包裹著生曲,掛在通風的地方;第三類叫「菢曲」,是將生曲團先放在草中,等到生了毛霉後就把蓋草去掉。這些曲分別以麥粉、粳米、糯米為原料,都摻加了一些草藥,如川芎、白朮、官桂、胡椒、瓜蒂等等,可以調節酒的風味。

在漢代以前,我國似乎沒有以水果釀酒。當然,野果落地後是很容易發酵變酒的,因為果皮上普遍附著有酵母菌,它們在果汁里繁殖起來,就會促使其中的葡萄糖、果糖轉變成乙醇;此外,水果久貯腐爛也很容易變酒。但是我國漢代以前還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後來的筆記小說中曾提到猿猴釀酒的傳說,這話顯然不確切。當然,猴子比人先在野外品嘗到有酒味的果子,那倒是很自然的事。

葡萄釀酒比較容易,也可以自然發酵。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是葡萄酒的發源地,一直遠近聞名,享有盛譽;中亞、西亞也有釀造葡萄酒的悠久歷史。據《漢書》說,是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宛(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帶回來了葡萄種子和葡萄酒。固然東漢時成書的《神農本草經》已提到「葡萄……可作酒,生山谷」。但只說可以作酒,沒有講清這是據玉門關外輸入的酒而言,還是說這時華夏民族自己已經開始釀造葡萄酒。所以只能說那時已知道葡萄可以釀酒。到了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在給吳監的一封信中,有這樣一段話:「葡萄釀以為酒,甘(即甜)於曲糵,善醉而易醒。」大概那時中原人確實會釀葡萄酒了,但仍不普遍,味道也不見得好。直到唐太宗時,從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移植來了優良品種的馬乳葡萄,又直接吸取了西域的釀造法,於是釀出了「芳香酷烈,味兼醍盎」的葡萄酒。從此,葡萄美酒就在中原大地上盛行了起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