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古代鹽和糖的化學工藝 第一節 中國古代對食鹽的開採與加工

食鹽(NaCl)是人類生命和生長發育能得以正常維持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幾乎每天都離不開它。遠在原始人類時期,人們過著漁獵生活,啖肉飲血,從動物的血肉中很自然地攝取到食鹽,所以還不須要特意去尋求這種物質。但到了新石器時代中、後期,農業興起,食物開始進步到以穀物為主,於是人類就有必要到自然界中去尋找食鹽的新來源了。

食鹽在自然界中的賦存狀態有很多種。每年大量的雨水將土壤中的鹽分溶解,匯成小溪,注入江河,最後奔流入海;海水又每天被日晒,大量蒸發,於是食鹽成分不斷被濃縮,海水便成為食鹽最豐富的資源。據估計,海洋中所儲存的食鹽約有100多萬億噸,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就是海鹽。有些大陸腹地的河流則注入到不通大海的湖裡,在這些地區又往往降雨量很少,蒸發量很大,湖水中的食鹽便不斷濃縮,於是這種湖便成為鹽湖,而且在湖底和湖濱就會凝結著大量食鹽,這就是湖鹽,或叫池鹽。當然,有些鹽湖原來則是海洋的一部分,因地質上的變動,後來成為內陸鹽湖的。若鹽湖年久乾涸就有大量的食鹽堆積起來;有時又因為地殼的變動以致這些鹽又被埋入地下,這就形成了岩鹽,也叫崖鹽。有岩鹽的地區,地下水中當然就溶解了很多的食鹽,一旦開井汲水,便可得到鹽水,熬鹵取其鹽,這便是井鹽。由這些賦存狀態可知,在自然界中尋找食鹽並不困難。估計從新石器時代的中、後期,這些不同來源的天然食鹽便逐步進入人類的生活。但無論哪種天然食鹽,總混有不少雜質,主要是鎂、鈣、鉀的氯化物和硫酸鹽以及硫酸鈉。鎂鹽味苦,食了會引起腹瀉,又容易潮解,所以食鹽的加工工藝,就是從各種天然食鹽水(海水、井鹽水、鹽湖水等)中提取食鹽、純化食鹽。這種加工工藝的勞作也就隨著食鹽的開採而興起,並不斷改進著。

先秦古籍《世本》說:「黃帝時,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鹽,其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尚書·禹貢》記載:「青州厥貢鹽、絺。」說夏禹已命青州貢鹽,表明今山東省渤海沿岸及泰山一帶那時已是盛產海鹽的地區了。

《周禮·天官冢宰篇》記載:周代天官冢宰的下屬中設有「鹽人」,其職責是「掌鹽之政令,以共(供)百事之鹽」。當時,祭祀時供奉「苦鹽」和「散鹽」,「苦鹽」就是產於鹽池的顆鹽,味苦,「散鹽」是「煮水為之,出於東海」的海鹽;而王者膳食中則用飴鹽,即「鹽之恬者」,據說就是戎鹽,即產於西北地區內陸的岩鹽;接待賓客則用「形鹽」和「散鹽」,「形鹽」據說是「鹽之似虎形」者,當是一種重結晶的再製鹽。可見周代時已開發了多種鹽的資源,並進行了初步的適當加工。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管仲開始設稅鹽官,可見在那時,鹽的消耗量已相當大。此後歷代都對鹽務設官課稅,鹽稅成了國庫的大宗收入。

中國古代內陸腹地的鹽湖要以今山西省運城附近的鹽池最著名,因為該湖在黃河東邊,所以古時稱為河東鹽池。在宋朝時此地屬解州安邑,所以又叫解州鹽池。從這個鹽池採集食鹽,可能從史前就開始了。《戰國策》中已有描寫驅趕良馬駕著運鹽的車攀登太行山時勞累情景的文字,所販運的鹽,大概就是運城附近的池鹽。《山海經》則有「景山,南望鹽販之澤」的話,所言鹽澤就是指河東鹽池。

巴蜀之地是我國井鹽的發祥地,其開採集中在川、滇一帶,而四川省自貢號稱中國古代鹽都,是我國井鹽開採技術創造發明的中心。蜀地開採井鹽大約創始於戰國時期,據晉人常璩所撰《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周滅後,秦孝文王(當作秦昭襄王)以李冰(大約公元前265—前251年)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識水脈,穿廣都(今雙流縣境)鹽井,諸陂地,蜀於是有養生之饒焉。」李冰是我國戰國時期的著名水利專家。可能是他在帶領巴蜀百姓開山移土、修築都江堰工程時,發現了成都平原的地下滷水。《華陽國志·蜀志》又說:「南安縣(今四川樂山市)……治清衣江會。縣溉有名灘,一曰鹽溉,李冰所平也。」明確指出了李冰曾平整過地下滷水流出所形成的鹽灘。當時,秦據蜀地後,大量移民,帶來了外地的各種先進手工業技術,包括中原的鑿水井技術;加之蜀地人口猛增,必然急需更多食鹽供應。在這種形勢下,李冰首創開鑿井鹽,既富國利民,又推動了鑿岩穿井技術。他的這項偉績可以說不遜於他在水利方面的貢獻。

梁代時的醫藥學家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在其所撰《本草經集注》中已對各種鹽作了相當全面的概述。他說:「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有東海、北海鹽及河東鹽池;梁、益(梁州、益州都在巴蜀地區)有鹽井;交、廣(廣州即今兩廣地區,交州為今越南)有南海鹽;西羌有山鹽(即戎鹽)……而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北宋學者沈括在其名著《夢溪筆談》(卷十一)中更翔實地敘述了當時各類食鹽供應地區的分布情況。

今據史籍記載並結合近代的鹽業生產社會調查,試對技術性較強的海鹽、池鹽和井鹽的生產工藝的演進作進一步的講解。

我國先民煮海作鹽的活動,如前文所說,傳說興起於神農教民稼穡的時代,這是可信的。至於初期的加工過程是怎樣的?缺乏記載,現在已經不可考了。鑒於海水中的食鹽含量並不算很高,每公斤海水中平均大約有27克,而食鹽濃度要超過每公斤海水含265克時(30℃)才會結晶出來;若直接煮海水提取食鹽,燃料消耗會很大,效率也相當低。估計我國沿海居民很早就已先加工海水為滷水(即適當濃縮的海鹽水),然後再煎鹵成鹽,可能與後世宋代人的舉措相似,或是它的某種雛型。

據北宋學者蘇頌所撰《圖經本草》的記載,那時的海鹽生產方法是淋沙制鹵和煮鹵成鹽,分兩步進行。但還沒有出現曬鹽,而且這種工藝一直延續到明代。

關於淋沙制鹵,就是利用海灘沙土來吸附潮水帶上來的鹽分,然後或人工舀水浸鹵,或利用潮汐淋洗,來獲得較濃的滷水。至於究竟採用哪種方法,這要看海濱地勢的高低了。地勢較高的地區,潮水不能淹沒,便把飽吸鹽分並經晴日晒乾的海沙刮取來,堆積、平攤在草上,形成一個個的「溜」,大的「溜」可高兩尺,方一丈以上,各溜間則形成槽渠。在各溜之後面一側挖一個深坑,叫作鹵井。於是用「蘆箕」(舀水器,俗名「黃頭」)舀海水灌洗,於是海水浸澤海沙,溶出鹽分後成滷水,經過槽渠便匯入鹵井中。若海灘地勢低洼,那麼就可以「于海濱掘土為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又積沙(已飽吸大量海鹽的海灘沙土)於其上。每潮汐沖沙(或人工就近舀海水澆淋),鹵咸淋於坑中。」另外在淋沙坑側掘一鹵井,埋一小管於淋沙坑底下,與井相通,使淋鹵流入井中(圖4-1)。用以上各法得到的滷水在煎煮前,最好先估測一下其中鹽的濃度,如果太稀,消耗燃料仍會很多,就不合算,應再度浸沙。為此,在宋代時已有了原始的方法,可以說就是現代「浮沉子法」的雛型。宋人姚亮所撰《西溪叢語》說,福建用雞蛋、桃仁來試滷水的比重,能令它們上浮的滷水便認為是上好的濃滷水。宋人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則提到用10枚比重不同的石蓮(就是沉於池底泥中的老蓮子)來「嘗其厚薄(滷水濃淡)」。令10枚全浮者是上等滷水;一半上浮者也可勉強煎煮;只令一二枚上浮者,則不堪用,「卻須剩開,而別聚溜鹵」。這種方法到了元代以後,有了很大進步。

到了元明之際,鹽民又發現燒稻麥桿所得到的灰有強烈吸附海鹽的作用,遠勝於海沙,於是很快便普遍利用起來了。《菽園雜記》和明末人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都有相當翔實的記載。這種制鹵法也因海濱地勢的高低不同而分為兩種。第一種:「高堰地,湖波不浸者,地可種鹽(圖4-2)。度詰朝(次日早晨)無雨,則今日廣布稻麥藁灰及蘆茅灰寸許於地上(海濱鹽沙灘上),壓使平勻。明晨霧氣沖騰,則其下鹽茅勃發。日中晴霽,灰、鹽一併掃起煎淋。」這是指在地勢高陽的灘地用草木灰吸收海沙中的鹽分。清人王守基所撰《鹽法議略》也說:「秋日刈草煎鹽而藏其灰,待春晴暖以後,攤灰於亭場(鹽場),俟鹽花浸入,用海水淋之成鹵。」可見草木灰還可反覆使用。第二種是海灘地勢較低,潮水可經常浸沒的地方。「燒草為灰,布在灘場,然後以海水漬之,俟曬結浮白,掃而復淋。」(見《菽園雜記》)

取得足夠濃的滷水後,就可以煎煉海鹽了。煎煉海鹵的鍋,漢代時叫「牢盆」,宋代以後,一般稱作「鹽盤」。據《圖經本草》記載,煮鹽之器有兩類,一種是「鼓鐵為之」,是用生鐵鑄造的,當然比較耐用,但成本高;一種是用竹篾編織成的,內外再用海邊牡蠣之類的遺殼所燒成的生石灰厚厚地塗上一層,這樣就耐燒烤了,它「廣丈,深尺,平底」,其狀似盤,可見是很大的,雖易燒壞,但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圖4-3是《圖經本草》對宋代煎熬海鹽的情景的描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