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國煉丹術和製藥學中的化學成就 第四節 硝石、硫磺與火藥的發明

中國傳統火藥的基本成分是硝石、硫磺和木炭。硫磺也可以用雄黃代替,木炭也可以用油脂、瀝青代替。而火藥的發明,關鍵是在對硝石(又名焰硝)的識別、性能的了解以及其加工、提純工藝的進步。

我國利用硝石是很早的,初時寫作「消石」,在戰國時已用做醫藥。其化學組成是硝酸鉀。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機物質在細菌作用下分解、氧化成硝酸後與土壤中的鉀素化合而成的。所以每當秋高氣爽的季節,它通常呈皮殼狀或鹽花狀析出來,覆蓋在地面、牆腳,這就是所謂的地霜。特別是在豬圈、馬廄、廁所附近的牆角尤多。硝民掃取這種含硝的土塊,置於桶內,加水浸泡。經過濾後,將濾液熬煮或晒乾,就得到硝石結晶。此外,在某些岩石表面、洞穴或鹽沼地帶偶爾也會找到它。東漢時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上所記載的、「能化七十二種石」的「朴消」,根據它的「化石」性質,大概就是硝石。

中國煉丹術興起以後,方士很重視硝石,不斷摸索它的性質,說它是「感海鹵之氣所生,乃天地至神之物,……能使七十二石化而為水,柔潤五金,制煉八石,雖大丹亦不舍此」。在東漢問世的中國早期丹經《三十六水法》中,硝石就是主角。

但是在自然界中又相當廣泛地存在一種叫做「芒硝」的物質,化學組成是NaSO·10HO,在鹽湖周圍會大量析出;或以鈣芒硝、白鈉鎂鹽(即硝板)形式存在;也常從鹽鹼地上離析出來,外貌和硝石頗相似。而兩者在我國傳統的醫藥中,醫療功能也幾乎完全相同。所以古人,特別是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往往把它們混淆,古書上的記載當然也就相當混亂,什麼是真硝石?長時期中眾說紛紜。所以要對硝石廣泛採集、充分利用並準確地掌握它的化學特性,就得摸索到一些區分它們的方法。在南北朝時,陶弘景提出了一種鑒定硝石的方法,相當科學,他說:「以火燒之,紫青煙起,雲是真硝石也。今宕昌(在今甘肅)以北諸山有鹹土處皆有之。」就是說,把真硝石放在火焰上一燒,它會使火焰呈紫色,與芒硝不同。我們知道,硫酸鈉則會把火焰染成黃色。這就是近代的焰色檢定法,我國古代的方士早在1500年前就已經利用過了。但是真的運用這種方法時,又往往會遇到困難。因為在天然的硝石中總會含有一些芒硝和鹽分,而鈉所產生的黃色火焰,其亮度遠遠超過鉀的紫色火焰,因此少量鈉雜質的存在,這種靠焰色鑒定的方法就大失效力了。及至唐代,煉丹家們發明了高效的「磺硝法」來製造鉛丹。其工藝過程是先利用熔化的鉛與硫磺相反應,使生成硫化鉛,然後加硝石一起炒,很快就會生成赤紅色的鉛丹,而芒硝絕無這種功能,因此這倒不失為一種鑒定硝石的科學方法。但在唐代時,煉丹家則更普遍地知道了利用硝石的助燃性可以鑒別它:把一小塊待檢驗的硝石投到赤熱的炭上,就會猛烈燃燒起來;而芒硝投火中,則先化成「水」,水蒸發盡後,變成白色似枯礬的粉末,與硝石迥然不同。因此,唐代的煉丹家對硝石性質的認識和多方利用就大步前進了,他們在這時期發明了火藥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硫磺的研究和利用較硝石要晚些,可能是由於中原一帶缺少天然的硫磺。《神農本草經》記載了它,說它「能化金、銀、銅、鐵奇物」,表明漢代時已了解到硫磺能化蝕各種金屬。漢初時大約主要從西域火山區得到硫磺。據記載,當時悅般地區(今新疆庫車一帶)有火山,「山旁石皆焦熔,流地數十里乃凝堅,即石硫磺也」。不過在漢代時,中原一帶也已經開始從黑色含煤黃鐵礦(當時叫涅石,因是燒制綠礬的原料,所以也叫礬石)提取硫磺了。那是一種製造綠礬的工藝:在土坯砌成的窯中,把礦石和煤炭壘疊起來,點火焙燒,便發生如下反應:

FeS+2O=FeSO+S↑

硫磺便從窯的頂部冷凝下來(圖3-10)。所以東漢時硫磺又有「礬石液」的別名。硫磺由於可猛烈燃燒,因此被煉丹家們視為火石的精氣;又稱它為「將軍」、「金賊」,大概正是因它能化蝕各種金屬。從中國煉丹術肇興之際,它就是一個重要角色。

中國煉丹術自始至終主要是採用火煉的方法,而硝石、硫磺又都是最常用的藥劑,而且一個是「陰君」(硝石),一個是「陽侯」(硫磺),所以它們在丹鼎中相遭遇,一起被加熱的機會是非常多的,若煉丹家又發奇想,再摻入些草藥、油脂、蜂蜜之類的東西,就構成了一個原始的火藥配方,就難免發生「炸鼎」的災難事故。唐代時一個託名鄭思遠的方士寫了一本評論煉丹術的書,書名叫《真元妙道要略》,曾說:「有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焰起燒手面及燼屋舍者。」並提出警告:「硝石不可合三黃(硫磺、雄黃和雌黃)等燒,〔否則〕立見禍事。」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在葛洪的《抱朴子·內篇·仙藥》中收錄了一個「服雄黃法」,就是把雄黃、硝石用豬大腸攪拌了,放在坩堝中加蓋火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硝石的比例較大,就會發生爆炸。當然,在這些「禍事」不斷發生的同時,方士們也在總結經驗和教訓,他們一方面想方設法避免這種「禍事」發生,於是總結了許多預先使硝石、硫磺「變性」的措施、手段,即各種各樣的「伏硫磺法」和「伏硝石法」,把它們轉變為其他物質,以制伏它們的「暴烈性格」;另一方面也在考慮和試驗,怎樣的配方可以發生最猛烈的爆炸和燃燒,尤其是那些身兼「軍師」的方士對此更感興趣,他們相信這將大大加強火攻的威力。這就引導著他們走向火藥的發明和火器的研製。

在唐代的煉丹術著作中已經出現了不少的「伏硫磺」和「伏硝石」的方法。但什麼時候術士們發明了火藥,至今還沒能準確地考證出來,眾說紛紜,分歧很大,多數人傾向於在中唐。他們有這樣一些根據:其時煉丹術著作中的一些伏火方,實質上是些原始火藥方,而且已知會發生爆炸,所以採取了周密的防範措施,這是其一;唐德宗時,藩鎮割據,李希烈佔據汴梁(今開封)稱帝,劉洽去討伐,攻入宋州(今商丘),李希烈部下用方士的計策火攻,燒了劉洽的戰棚和城上的防禦工事,可能用的是裝了火藥的火箭,這是其二;據路振《九國志》記載:唐哀宗天祐初年(公元904—905年)鄭璠攻打豫章(今南昌)的叛軍時曾以「發機飛火」燒了龍沙門,那種「飛火」大概就是填充了火藥的燃燒物,這是其三。但即使在宋代初年時,火藥還仍處於初期階段,只為少數人所掌握,火箭、火球、火蒺藜還都是很令人驚異的新式武器。不過也看得出來,那時正在加緊研製。及至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曾公亮、丁度奉詔,撰寫了一部綜合性兵書《武經總要》(成書於公元1044年),其中正式記載了三個火藥方(圖3-11),一種是毒藥煙球火藥,是燃燒溫度比較低,燃燒時冒濃煙毒氣(其中摻入了草烏頭、巴豆、狼毒等劇毒植物葯及砒霜)的火藥,用於殺傷敵人;一種是火炮火藥,燃燒猛烈,用於焚燒敵人的輜重、糧草;一種是蒺藜火球火藥,爆炸力較強,火藥包爆炸時播散出大量鐵蒺藜,可以阻擋敵軍騎兵前進。

宋神宗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改革了軍制,設置了軍器監,總管京師各州的軍器製作,規模宏大,分工很細,其中有「廣備攻城作」,即國防工場,其中就有專門研製火藥的作坊。從此火藥的進步很快,到了北宋末年,便已有「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很強的武器,表明那時對於提純焰硝已經很有經驗。據北宋抗金將領李綱的自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他曾用霹靂炮擊退金兵對汴梁的圍攻。其時的炮彈已是以鐵作外殼,威力極大。據《金史》描述,這種火炮「火藥發作,聲如雷震,熱力達半畝以上,人與牛皮皆碎迸無跡,甲鐵皆透」(圖3-12)。

中國的火藥在兩宋、金、元各代,由於軍事上的需要,都有很大的改進。13到14世紀時,隨著中國與西亞的貿易往來,特別是蒙古人兩次大規模的向西侵略,把火藥技術和火器先傳到阿拉伯,以後又傳到歐洲各國。

火藥發明之後,設計師和匠師們就要不斷改進它,設法增強它的威力。除了火藥配方的調整外,更關鍵的是提高硝石、硫磺的純度。因此在元明之際,火藥作坊對硝土和硫磺的提純工藝著實下過一番功夫。關於硝石的提純,直到宋代仍無很大改進,只是簡單的煎淋一蒸發濃縮一重結晶。及至元代,名醫朱震亨在其《丹溪心法》中提及利用蘿蔔來提純芒硝,即用芒硝溶液與蘿蔔片同煮,然後過濾、重結晶。在這個過程中,藉蘿蔔的吸附作用清除了芒硝中的硫酸鎂和一些鹽分,使芒硝由「咸苦」變「甜」。及至明代,這種方法被推廣用到硝石的提純上,因為MgSO·7HO具有強烈的潮解性,用含這種雜質的硝石製造出來的火藥,勢必很易受潮而失效。在明代初年的一部火藥與火攻術的專著《火龍經》中及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趙士楨撰著的《神器譜》中就都記載了這種提硝法。並且還提到,在溶解硝石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