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古代冶金中的化學成就 第二節 中國古代首創的膽水冶銅

在中國古代冶銅史上,除了火法冶煉之外,還興起過獨特的「膽水冶銅法」,這項技術是現代水法冶金的先聲,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這種冶銅法就是利用金屬鐵從含有銅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銅來,然後把它刮取下來,再經烹煉後,就可以得到銅錠。所謂「膽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銅(我國俗稱它為石膽、膽礬)的泉水。它的形成是因為天然的硫化銅礦石經風化氧化,一部分便會生成可溶性硫酸銅,經過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會溶解而匯入泉水中。這種膽水只要銅的濃度足夠大,就可以做為水法冶銅的原料。

早在漢代時,我國先民就已經注意到金屬鐵可置換銅的現象。例如西漢古籍《淮南萬畢術》上就有「曾青(碳酸銅類的礦物)得鐵,則〔鐵〕化為銅」的記載。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有「石膽能化鐵為銅」的話。東晉煉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內篇》中講得更明確:「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不過那時多數人對這種現象沒有確切的了解,誤以為是鐵接觸到曾青、石膽就轉化為銅了。及至唐代,有些從事鍊金術活動的方士就利用這個化學變化把石膽水和水銀放在大鐵鍋中加熱熬煉,被置換出的銅便與水銀形成汞齊。然後,他們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銅汞齊加熱,蒸出水銀,便得到了紅銅粉。他們美其名叫「紅銀」,很自以為得意,認為真的實現了使鐵向銅的嬗變。唐代後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龍虎還丹訣》就記載了這項「絕技」。

約在五代時,「膽水冶銅」正式成為一種實用性生產銅的方法。及至宋代,這種工藝發展到很大的規模。據《宋會要·食貨篇》記載,北宋徽宗年間以膽水冶銅的地區有11處,以韶州岑水(在廣東)、信州鉛山(在江西)、饒州德興(也在江西)三處規模較大。在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時,全國膽銅總產量達到了1874427斤,約佔當時銅產量的12%。而在趙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後,所領江南14州的銅產量銳減,而乾道年間膽銅產量仍有21萬斤,竟佔到南宋當年銅總產量的80%。所以宋代的人對膽銅生產非常重視,南宋人張甲曾專門寫了一部書《浸銅要略》(已失傳),記載了當時膽銅的生產情況。關於浸取膽銅的具體操作,《宋史·食貨志》有記載:把生鐵打成薄片,排放在貯有膽水的槽中,浸漬幾天,然後刮取析出的泥狀銅(稱作「赤煤」),入煉爐化煉。當時的效益,大約每用鐵二斤四兩可得銅一斤,技術水平是相當高的。此外,那時還有利用膽土煎銅的「淋銅法」,基本原理與「膽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無窮,若比之礦銅,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過。

這些利用浸銅法的工場到了元代,由於膽泉水資源有限,逐漸枯竭,加之消耗大量鐵,膽銅中鐵雜質也較多,質量不如火煉礦銅,所以便漸漸衰退了。明代時有一些恢複,但也規模不大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