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元朝度量衡及海外貿易 第一節 元代秤錘的大量流傳是元代商品經濟發展的實物見證

元代農業、手工業很少有重大發展,其強盛和富庶主要表現在軍事掠奪和商業往來上。由於蒙古貴族們把擄掠性的戰爭看成是無尚光榮的事業,元滅宋建立了統一的國家後,皇家貴族恣意享樂,對世界上各種珍奇異寶都想佔為己有。在幅員廣闊、交通發達的條件下,元代的商業,特別是海外貿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北方的大都、南方的杭州是元代的兩大商業城市。大都城內人口約10萬戶,各種市集30多處,過往的貨物和南來的以及外國商人也都聚居在城的內外,整個城市就像是一個大商場。

由於元朝幅員廣闊和交通發達,海外貿易也得到較大的發展,當時海上交通有廣州、泉州、揚州、杭州、溫州等重要通商口岸,與日本、朝鮮、印度以及波斯灣沿岸各地都有貿易往來。陸路方面,古老的「絲綢之路」在宋元時期又重新成為通往西方的重要通道。中國的三大發明:羅盤、火藥、印刷術都在此時經阿拉伯傳入西歐。阿拉伯人的天文、醫學、算學知識也陸續傳到了中國。蒙古軍隊侵入中亞和波斯後,還在波斯建立了伊兒汗國。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到中國來的也相當多,被稱作「回回」,他們到內地經商,其中不少知識分子,對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元代秤錘上鑄(刻)的銘文,除用漢字外,還有回鶻蒙文、八思巴文和波斯文。回鶻蒙文是蒙古族的古字,八思巴文則是忽必烈所封「國師」八思巴根據藏文字母創造的蒙古新字,後改稱蒙古國字,在元代作為法定的官方文字通用,凡是皇帝的詔令和一切國家頒發的文告、法令、印章、牌符、鈔幣等一律使用國字。國字還用來翻譯漢文經史等文獻,加強了蒙漢藏等民族的語言文化交流。波斯文則是為了適應當時大量波斯人到中原漢地經商的需要。元代秤錘上鑄(刻)四種文字,正是疆域廣闊、經濟開放的一種表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