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度量衡是手工業生產的技術基礎 第六章 春秋戰國時期度量衡制度的混亂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逐漸普遍使用,生產力有了很大提高,推動了生產關係的變革。井田制逐步瓦解,井田以外大量土地被開墾成為私田,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個體小農階層有了成為社會基礎的可能。另一方面直接參加農業生產的人也開始向兩極分化,多數轉化為農民,少數發展成地主,成為社會上一支新生的力量,推動著生產關係發生變化,並且促使奴隸主中一小部分人也開始分化出來,轉變成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他們積極招攬人才,爭取群眾,積聚力量,最後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取得政權。在這場新舊制度的鬥爭中,許多新興地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反對壓迫剝削作出適當讓步,或施以小恩小惠,把國民吸引到自己這方面來。新興地主階級還常常利用度量衡作為收買民心的手段,齊國的田氏取代姜姓的齊國政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春秋時齊國的舊勢力是以國君齊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為首的奴隸主貴族,公室對奴隸和平民加重剝削,殘酷地施加刑罰,當時受刖〔yue月,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刑的人多至使齊國市場上草鞋跌價,假足昂貴。齊國的大夫田桓子則極力收攬人心。在災荒嚴重,路有餓殍時,常常出貸用大斗,收回用小斗,於是民眾從公室逃往田氏的門下。田桓子死後,其子田乞繼為齊相,田乞死,子田常(即田成子)代立為相。那時齊國的國君是齊簡公(公元前484—前481年),新舊勢力鬥爭更加激烈,田成子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繼續施行「大斗出貸,小斗收之」,以爭取民眾,壯大力量。到公元前481年,用武裝奪取了姜姓政權。在這長達六、七十年的時間裡,田氏家族一直利用度量衡作手段,最後達到奪取政權的目的。田氏立國後,旋即以其「家量」取代了姜姓齊國的「公量」。

魯昭公三年(公元前539年),齊國派晏嬰出使晉國,晏嬰與晉國大夫叔向私下談論兩國的政局,晏嬰說:

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氏 矣。公棄其民,而歸於陳氏。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左傳·昭公三年》)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

夫田成氏甚得齊民。其於民也,上之請爵祿行諸大臣;下之私大斗斛區釜以出貸,小斗斛區釜以收之……齊嘗大飢,道旁餓死者不可勝數也,父子相牽而趨田成氏者,不聞不生。故周齊之民,相與歌之曰:謳乎其芑乎!苞乎其往歸田成子乎!

這兩段記載說明了齊國以「家量」取代「公量」的歷史背景,並且具體曆數了齊國容量單位制度分公量和家量。公量:四升=一豆,四豆=一區,四區=一釜,十釜=一鍾;而陳氏家量大於公量,即四升=一豆,五豆=一區,五區=一釜,十釜=一鍾。出土的齊國量器「子禾子銅釜」、「陳純銅釜」和「左關銅(釒和)」,從銘文中可以知道這三個量器是齊國的家量。子禾子是田和為大夫時的稱謂,「子禾子釜」當是田和立為諸侯之前所鑄造的量器,時間在公元前404年~前385年之間。實測器的容量1釜合今20500毫升,那麼「公量」一釜當合16400毫升。「家量」比「公量」的量值增大了20%。由於家量把從豆到釜的四進位改成了五進位,這種量制便於計算,也有利於向十進位過渡。公元前386年,田太公(田和)終於取得了齊國的政權,從而正式把「家量」改為齊國的量制,這前後經歷了160多年。

楚國的白公勝曾經採用了同樣的辦法,《淮南子·人間訓》中也有一段記述,說他「卑身下士,不敢驕賢」,家裡的倉庫不用加鎖。「大斗斛以出,輕斤兩以內(納)」,爭取民心,積聚力量。可見在春秋戰國時,諸侯國內常常有「家量」和「公量」同時並用,各國之間制度的混亂和不統一就更不足為奇了。

周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已是名存實亡了。各諸侯國都在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對外進行吞併戰爭,對內實行改革,以鞏固自己的政權,並且形成了一個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社會經濟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土地私有,手工業獨立經營,商業繁榮,俸祿制和賦稅制逐步健全等等,而以上各個方面又都離不開度量衡。為了多收賦稅,各諸侯國紛紛健全自己的度量衡制度,個別實力強大的士大夫還自立家量。從目前所見到的各種文獻和實物資料來分析,春秋戰國度量衡器一方面是使用的面擴大了,器物增多了,制度也健全了,但另一方面又出現了混亂和不統一。楊寬先生曾從許多種文獻中摘錄到各國計量俸祿的單位如:衛國用「盆」,齊、魏等國用「鍾」,楚國用「擔」。從春秋戰國時期留存的實物來看,各國的度量衡無論從單位名稱、器物形制、單位量值、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如容量單位除較為普遍使用的十進位的升斗斛制外,齊國則用豆、區(□)、釜、鍾制,魏國用益,燕國用(有鳥)、觳〔hu壺〕。重量單位也很不統一,除銖、兩、斤、石制外,魏國用釿〔jin斤〕、鎰,東周用寽、冢,中山國用刀、石。進位制也很複雜,除24銖為兩,16兩為斤,120斤為石外,東周的冢似以100進位為一寽,而中山國的刀,似以800進位為一石。然而到了戰國後期,由於商業和交通的發展,各諸侯國之間的聯繫也大大加強,各地區、各部族在經濟上的交往和相互依賴也更加密切。由於經濟的發展,由於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和封建兼并戰爭的不斷發生,更由於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使得原來封閉式的割據狀態受到了很大衝擊。這種經濟和文化上的融合,必然也在度量衡制度上有所反映。從目前所搜集到的實物和文獻資料來看,直至戰國後期,各諸侯國之間在度量衡制度上的差異雖仍然存在,但隨著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逐步走向統一已在勢在必行。

春秋戰國前後540餘年,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文獻給後代留下的資料只能是一鱗半爪,既不系統,又無法考證其實際數值。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近年來發掘出土了部分這一時期的器物,使我們有可能對有關器物的實際量值作些考證。多年來,在各地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搜集到這期間一定數量的度量衡器物(包括在一般用具上刻有自身重量和容量銘文的)。但又受出土文物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如器物種類不同、多寡不同、精粗不同、刻銘形式不同等等,現時尚不能了解其全貌。為了使讀者對春秋戰國度量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我們儘可能將所見器物分國別,以實測量值對照當時的單位,摺合成今制,列成下表,以供參考。

表一 各諸侯國重量一覽表

表二 各諸侯國容量一覽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