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啟盛世 4、以農為本,康熙親種試驗田

清朝奪得政權後,國內仍處在戰亂之中,社會動蕩,耕地荒蕪,水災、旱災不斷,農民們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此時清朝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就是民生,抓農桑。親政以後的康熙皇帝,在逐步平定動亂後,開始把目光放在民生問題上來。

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康熙從繼位後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他施行了眾多舉措,其中包括:停止圈地、獎勵開墾、廢除田賦、免除丁銀、懲治貪官、興修水利、勸農扶桑、救濟災荒、郊外觀稼、奏晴雨折、改良品種、關切豐歉等。只要把這些一一做到點上,所面臨的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康熙十一年,十九歲的康熙帝決定親自到先農壇祀神耕田。這個決定其實在康熙心中醞釀已久了。不但可以表示自己大力發展農業的決心,還能為天下的百姓做一個表率。他把這個想法跟諸位大臣一說,馬上得到他們的支持,並且把祀神耕田的消息昭告天下。

二月二十日早晨,康熙身穿禮服,帶領百官,從紫禁城出發,到祀神耕田的地點先農壇。

先農壇是歷代皇帝舉行祀神耕田的地方,但是自明永樂後,這個地方就沒有舉行過一次這樣的儀式,先農壇逐漸快被人遺忘了,人們只知道京城裡有個先農壇,面積不小,卻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康熙在先農壇里轉了一圈,滿眼竟是蕭瑟衰敗的景象。康熙心裡就有些酸楚,扭頭對身邊的大臣說道:「此次儀式後,先農壇務必要重新修築一下,這樣衰敗的景象如何能同『豐衣足食、國泰民安』這八個字相連?」

隨從的官員見康熙動了怒,全部俯身跪在地上大呼有罪。康熙擺手說道:「罷了,看來朕真要重視這個祭祀儀式了。」說著,他問禮部尚書,儀式什麼時候開始。

禮部尚書告訴康熙,儀式分三個階段:十點時,祭祀先農之神,下午兩點時行耕獵禮,按照傳統禮儀的做法,帝王要耕地來回三次,親王要耕地來回五次,九卿要耕地來回九次,其次便是晚宴,其含義是享受勞動所帶來的成果。

十點到了,康熙站立在耕地邊,一手持鞭,一手扶犁,隨著禾樂奏起,康熙甩響了鞭子。三個來回很快就耕完了,康熙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雖然有些累,但心中也是異常高興的。他拍了拍手說道:「如今朕親身體驗了一次耕田,心中感慨萬千,不是一句兩句話能夠言明的。這糧食從播種到收,傾注了農民的多少心血。」這時有人扶他到觀耕台,面朝南而坐,觀看大臣們耕田。

儀式一直持續到很晚才告結束,等過了晚宴已經是深夜了。回去時,康熙想,行耕獵禮,以後是不能間斷了,就算自己不能來,也要派大臣們來。這樣百姓們才會知道,朝廷一直都沒有忘記農民,一直都在關心著他們。

在親耕禮過去以後,百姓私底下都把康熙叫做農夫皇帝。康熙聽到這一消息心中很是高興,農民已經把自己和他們聯繫在一起了,這正是康熙心中所企盼的。他在心裡權衡道:「農夫皇帝就得和農民緊密地連在一起,光行行耕獵禮可不夠。」他把目光投向院子里一株株蒼柏勁松,心中突然又冒出一個想法,他決定親自去試驗田,培育好的田種,把田種散發給民間,讓農民的田更高產,自己今後就食用自己的勞動成果,那麼農夫皇帝對自己而言就更貼切了。

他在西苑建立了豐澤園,園中依照先農壇開闢了一畝三分地,康熙在田裡播種了稻子,經過康熙的精心呵護,稻子長勢良好,根根莖粗穗大,遠處一看便是一片墨綠,富有生機。

康熙對這片稻田很重視,經常三兩天就要過來檢查一番,稻子有些蔫了,他便親自動手給稻田灌溉,稻子生蟲子了,他便親自換了衣服到田裡去捉蟲。有尾隨的大臣說道:「皇上這是在宮中深入民間了,我在城外的田地里看過,沒有發現有比皇上種得莊稼長得更好的。」康熙當然知道這是一句恭維話,他說道:「種莊稼,我怎麼能同百姓們比?他們自生下來便把根扎在了田地里,種田的經驗怕是比朕讀的書還要多。如今朕能種出這樣的稻子來,全是憑藉他們的經驗而來,朕可不敢把自己捧起來,算來自己還是個莊稼地里的門外漢。」

大臣說道:「皇上這是謙虛了,像您如此呵護莊稼的,莊稼要是長不好,那就說明是莊稼種子的問題。如今看這片稻田的長勢,就是個門外漢也能看出好來。」

康熙若有所思地盯著眼前的稻田:「朕所種的不過是一畝而已,就算豐收又能養活幾個人?只有天下的莊稼都豐收,百姓才能富足,大清的天下才能穩定。朕之所以要親耕,無非要記住天下百姓的辛苦,心裡裝著天下安危的根本……」

夕陽西下,灑出一片金黃的光芒來。康熙在田間小路上站了一會兒,似乎聞到了從稻田裡散發出的香味,心想,這或許是豐收的氣息。

因為一些政事,康熙忙得顧不過來,等閑下來了,已到了六月的時節,康熙在書房裡寫字,當詩句寫到「豐」字時,康熙突然想起來,自己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去試驗田了。皇帝自然沒有像農民那樣有大把的時間去照顧田間的莊稼。他慌忙把詩句結了尾,便要去試驗田看看。

六月天,因為剛下過一陣雨,空氣很濕潤,也很清新。瀰漫的水霧氣在豐澤園裡飄蕩著,園中的植物經過一晝夜雨的洗滌,果真發生了變化,花骨朵展開了,樹木的葉子伸長了,就連磚縫裡的小草也把彎曲的葉片伸展開來。康熙覺得很清爽,心中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到田頭看一看那片稻田。繞過一個彎,稻田的全貌盡收眼底,康熙激動地說道:「看看,這稻子果真長高了不少,比先前更有形了。」他俯身拽起一根稻子來,把稻穗在手裡揉了揉,感覺硬硬的。雖然稻子成熟期是八月,但現在看來,在六月時稻田已經開始鼓籽了。

他的眼睛朝著稻田的深處看去,一排排稻子排得都很整齊,長得也很整齊。這時候,他的眼睛突然定格在一棵長勢特別的稻子上。這棵稻子長在稻田的中央,很突出地高出其他稻子一大截。而且稻穗也比別的要大一些,這時候都已經有些發黃了。他命人把這棵稻子拔了下來。

康熙的表情很驚訝,他對尾隨的人說道:「這真是奇籽啊,雖然才六月卻已經完全熟透了,而且籽也很大。我決定把這籽留下來,等到來年再種,產量必定會高出不少。」

第二年,康熙把去年留下那種子播種在田裡,果真這些籽長出來的稻子,不僅早熟而且籽粒飽滿。他說道:「朕自己種的稻子應該有個名字,就叫它御稻米吧。」

經過幾年的翻種,御稻米的種子已經不是當初那麼點了。不僅康熙自己食用的是御稻米,並且他還把御稻米的種子派發到民間。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在承德避暑山莊「甫田叢樾」亭旁開闢了御瓜圃和御稻田,他在田中種了各類蔬菜瓜果,御稻田又被稱作試驗莊稼田。康熙說道:「北方只知道適合種些糜、桑、稗、稷的農作物,卻不知還有更多的品種能種,朕如今便要試一試了。」

康熙四十三年,康熙的早御稻在避暑山莊試種成功,便頒旨准許在各地推廣種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稻子的產量。

打天下難,治理天下更難。清朝的天下是滿清的勇士們在馬背上得來的。要想讓先人用生命換來的江山永久穩固,就不得不從馬背上走到田間地頭來。用今人的評價來說,康熙是一個難得的有為之君,就是說他的文治武功兼備。不光是能夠馬背上征戰,田間的耕作他也能做得到。作為一個皇帝,他也不可能整天在田間勞作。他所種之田無非讓自己知曉人民是天下的根本,想要江山穩固就要大力發展農業,解決天下百姓的生機問題。由於他大力提倡農業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清朝的經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清朝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