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定鼎金陵 4、相權之爭,楊憲被殺

李善長回鄉後,中書省一時沒有了主事之人,丞相一職一時還真沒有合適的人選。按才能,劉伯溫最為合適,可當下淮西勛貴當道,即使劉伯溫出任丞相一職也很難有所作為。朱元璋知道處理起這些勛貴來,手段和方法一定要得當,絕不可一步到位,急於求成。汪廣洋是高郵人,雖然說和這些淮西人走得不近,但也算半個淮西人。讓其出任左丞相,這些淮西人應該不會反對。另外讓楊憲出任右丞相,他上台可以牽制一下淮西人,讓這些淮西人不至於太過分。

這時劉伯溫雖遭遣,但仍住在京城內。朱元璋很敬服劉伯溫對人事的判斷,所以隔三差五仍密召劉伯溫議事。

「伯溫,你看咱這樣安排如何啊?」一日,朱元璋對劉伯溫道出了他心目中丞相的人選。

劉伯溫聞聽此言很是詫異,道:「皇上,記得微臣曾經說過此二人均不適合為相。」

「伯溫難道不明白亂中取勝的道理嗎?現在朝廷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勛貴們,只有亂咱才能趁機打壓。」朱元璋道。

劉伯溫聽完,不禁打了個冷戰。我們的這位皇上真是曠世奇才,辦事手段也讓人不寒而慄。只是可惜了汪廣洋、楊憲二人,他們終將成為皇上和勛貴們鬥爭的犧牲品。他一時心中很是不忍,於是道:「皇上高見!只是汪廣洋生性軟弱,而楊憲則戾氣太盛,只怕汪廣洋難以駕馭楊憲。」

「哈哈,這個伯溫就請放心吧。我們不是想打壓勛貴嗎?楊憲會成為一根很好的棍子。汪廣洋和楊憲同坐中書省,楊憲肯定獨攬大權,這也是我的目的。楊憲掌權,淮西勛貴肯定沒有好日子過。當然,如果讓楊憲直接出任左丞,那些勛貴也不會同意,所以只好安排汪廣洋出任左丞。」

劉伯溫聽罷又是一驚,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的這個皇上:膽大心細,一切盡在掌握。看來,那些居功自傲的淮西勛貴好日子已沒多久了。有這麼一個雄才大略,但同時做事又無所不用其極的皇上,做臣子的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以汪廣洋為中書左丞,主導政事。以楊憲為中書右丞,協助汪廣洋。

楊憲聰明,把這一切看得通透。剛上任就仗著皇上的寵信而顯得咄咄逼人,處處都讓別人覺得他才是中書省的主事。

一日,禮部尚書崔亮到中書省辦完事,出門剛好遇到楊憲。

「崔大人,見了本堂怎麼匆匆忙忙,連個招呼也不打啊?」楊憲一臉不高興地問道。

「原來是楊大人,實在抱歉。因有要事忙著趕回去,還請楊大人見諒。」崔亮趕快賠禮道。他知道這楊憲如今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又愛找別人麻煩,自己得小心些。

「原來是這樣,來我中書省有什麼事啊?」楊憲看到崔亮戰戰兢兢的樣子很是開心。

「哦,禮部此次提拔的人選擬定了,前來呈報給汪大人。」崔亮道。

「崔大人,難道你不知道我們中書省的規矩嗎?這種事情應該先報給我才對啊!我看了再交給汪大人審定,難道你不知道嗎?」楊憲很是惱怒。楊憲心想,這事幸好被自己遇到了,禮部人選提拔怎麼能不走我這關呢?於是,他問道:「那名單現在何處?」

「楊大人,那名單已呈給汪大人過目了。」崔亮不解為什麼名單要拿給楊憲看,按道理應該交汪大人才對的。

「趕快到汪大人那兒取回來,告訴他本堂要看看。」楊憲命令道。

這汪廣洋也是聰明之人,明白自己坐在這個位子上該幹什麼。淮西勛貴自己得罪不起,皇上當然更得罪不起。我汪廣洋什麼別做就對了,楊憲那麼愛幹事,乾脆就把中書省放手給他,這倒也遂了皇上的意。於是崔亮來取,汪廣洋就把名單還給了他。

楊憲看完名單後,大聲叱喝起崔亮:「崔大人,你這名單擬得太草率了,幸好被我看到了。這要是交到皇上那兒,我們都得跟著倒霉。」說著順手改了幾個名字,遞還給崔亮。

崔亮接過一看,楊憲竟把名單上淮西籍的人全部換成了他的親信。崔亮敢怒不敢言,只得說道:「楊大人果然高見,以後還請多多指教!」趁著楊憲大笑的時機,趕緊告辭離開。

這件事過後,楊憲更加有恃無恐,也越發不把汪廣洋放在眼裡。汪廣洋雖然不管什麼事,但他畢竟還是左丞,楊憲有什麼事也得報請汪廣洋批准才能生效。楊憲覺得自己應該搬倒汪廣洋取而代之。於是派人整天盯著汪廣洋,等他犯錯。

說也奇怪,什麼事情都讓楊憲做了,汪廣洋即使想犯錯也沒這機會。一連數日,盯梢汪廣洋的人都沒有結果。

這一日,負責盯梢汪廣洋的一個人忽然來報告楊憲,說汪廣洋原來怕老婆。昨天母親和夫人鬧彆扭,汪廣洋竟然出言訓斥了母親。

楊憲如獲至寶,立馬進宮稟報皇上。他明白皇上如今罷免汪廣洋,需要的只是一個借口。

「皇上,汪廣洋竟然對母親如此不孝。臣建議罷了他這個左丞,另選賢才。」稟告完汪廣洋的罪過,楊憲又說道。

朱元璋聽聞,感覺很是好笑,心想,咱知道你楊憲想當左丞相,但你也想得太瘋了吧。我是想罷了汪廣洋的左丞相,他也當得也太窩囊了。也罷,是時候試探一下淮西人的反應了,也趁此讓你楊憲滿意。

於是,汪廣洋因不孝,剛當上左丞沒幾日就被皇上趕出中書省,流放他鄉。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朱元璋任楊憲為左丞相,同時將淮西人胡惟庸調入中書省擔任參知政事,以安撫淮西人。楊憲取得了相權之爭的初步勝利。

但正如劉伯溫所言,楊憲此人有丞相的才能,但沒有丞相的氣度。

李善長曾經罷黜過楊憲的哥哥楊希聖。李善長雖然告病還鄉,可皇上並沒有免去他的官職。現在楊憲獨攬大權,決心搬倒李善長這個淮西勛貴的代表。

楊憲多次向朱元璋說道:「皇上,臣以為李相國近年來年老體衰,已顯疲態。況且中書省在他的領導下各部門相互推諉,效率低下。微臣以為他曾經為皇上立過不少大功,現在該退下來享享清福了。」

朱元璋想起劉伯溫的話,心道楊憲你果然錙銖必較。李善長可是淮西派代表,不可能憑你幾句話就能罷了他的,恐怕動他得付出點代價才行,你這樣咬著他不放只怕會丟了性命。

這時李善長不在朝中,淮西派的代表變成了中書省參知政事胡惟庸。他聽到楊憲向皇上進言欲罷李善長的消息後,立即去見李善長。

「李相,楊憲進言明擺著是想自己做大。楊憲是劉伯溫的好朋友,若楊憲為相,劉伯溫自然大權在握,那麼我們淮西人士就別想再出頭了。」胡惟庸道。

「惟庸,你不明白。當今皇上是一代聖君,做事自有其深意。丞相職位不可貪戀,即使楊憲不參我,我也不準備繼續做這個丞相了。」李善長說道。

「可我們怎麼辦呢?」胡惟庸焦急地問道。

「我所眷顧的還是你最了解,就是我們那些淮西的子弟。有楊憲這個小人在,恐怕沒他們的好日子。」李善長憤怒地說道,「我們得把他搬倒。為官這麼多年,難道他就沒得罪什麼人?」

「汪廣洋!」二人幾乎異口同聲道。於是,一個計畫在他們中間形成了。

回京後,胡惟庸立馬覲見皇上。他向皇上稟報道:「皇上,微臣得報楊憲派殺手在流放的路上欲殺死汪廣洋,刑部已經證實。」

皇上明白,什麼證實啊,肯定是李善長的主意。於是急召李善長,問李善長道:「善長,你病還沒好吧?以後中書省就不要去了,那邊的事交給胡惟庸,你應該放心了。楊憲他太過分了,不殺難平民憤。」

李善長明白,皇上準備以楊憲的死和胡惟庸為丞相來換自己的歸隱,心中很是不安,只怕自己影響太大,皇上終歸不會放過自己。他趕忙道:「皇上,微臣何德何能!請皇上恩准臣回老家過幾年太平日子。」

「你不是喜歡杭州嗎?咱在杭州給你修座府第,你到那享享清福吧。」皇上想了想說道。

「臣領旨謝恩。」李善長明白,皇上讓他去杭州並不是回老家,這是派人監視他呢。

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就在當上丞相的當月,楊憲被處死,成了派系以及君臣鬥爭的犧牲品。

楊憲死後不久,李善長告老隱退。朱元璋邁出了與淮西勛貴鬥爭關鍵的第一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