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遼夏金元兵制 第二節 西夏兵制

西夏是我國西北部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党項族是古羌族的一支,原在青海和四川西北部。八九世紀時移居到今甘肅、寧夏邊境和陝西北部一帶。党項族主要有八個部落(細封、費聽、往利、頗超、野辭、房當、米擒、拓跋),其中以拓跋部最強。唐朝末年,党項族開始在今陝西西北部建立割據政權。黃巢起義爆發後,拓跋部首領拓跋思恭率部參加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爭,因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姓李,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拓跋部首領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北宋不承認元昊的獨立,從此宋夏連年戰爭。西夏雖然多次取勝,但付出的代價也很大。宋仁宗慶曆元年(公元1041年),元昊被迫與宋議和,元昊表示取消帝號,接受宋的冊封稱夏國主,但在國內仍然稱帝。公元1227年蒙古軍攻佔銀川,西夏滅亡。

西夏在建國過程中,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形成了一套頗具特色的兵制。

西夏的軍事領導體制一方面保留了党項族的傳統特色,另一方面也受了北宋制度的影響。最高統治權掌握在皇帝手中。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元昊仿宋制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中央統治機構,在中央設立中書、樞密、三司等機構。其中樞密院是最高軍事統御機構。另外還設立翊衛司作為西夏統治者的統帥機構。元昊稱帝後,改樞密院為經略司,翊衛司改為統軍司,作為協助皇帝統帥、指揮軍事的機構。地方軍事指揮機構是點軍司。

西夏軍隊有中央侍衛軍、地方軍和擒生軍三種。

中央侍衛軍。西夏的中央侍衛軍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御園內六班直」,二是「鐵騎」,三是京城宿衛部隊。「御園內六班直」是從各部落、豪強的子弟中選拔善騎射者組成的,充當皇帝的宿衛,人數5000。這是一支質子軍,以各部落、豪強的子弟在御前作「人質」,用以控制各部落首領和豪強。「鐵騎」又稱鐵鷂子,是皇帝的親信衛隊,人數3000,由從全軍中選來的驍勇之士組成,士卒和馬匹皆著甲。京師宿衛部隊2.5萬人,裝備精良,並有7萬副兵(又稱負贍,隨軍擔任雜役)為之服務。軍內編有炮手隊,稱為「潑喜」,裝備有輕型拋石機——旋風炮。這支部隊是中央侍衛軍的主力。

地方軍。西夏將全國區分為左、右兩廂,每廂又劃分為六個地方軍區,各區設監軍司負責指揮本區軍隊。各監軍司均仿宋制立有軍號,並有固定駐地。一般常見的有翔慶軍、神勇軍、祥祐軍、嘉寧軍、靜塞軍、保泰軍、和南軍、朝順軍、甘肅軍、西平軍、鎮燕軍、強鎮軍、威福軍。其中以翔慶軍地位最高。各軍大小不等,有的10萬多人,有的只有一二萬人。全國監軍司所統軍隊總數約為50萬人。每一監軍司設都統軍、副都統軍和監軍使各一人,由部落貴族擔任,下設指揮使、教練使等官,由党項人或漢人分別擔任。軍隊仍以部落為基本編製單位。出兵作戰時,以銀牌召各部落長面授作戰任務,由部落首領統率其全部落的軍隊,謂之「一溜」。

擒生軍。擒生軍是由各部落首領挑選精騎組成的。共10萬人,是西夏的精銳部隊。擒生軍的任務是在戰鬥中攻擊敵人,以生擒敵軍當奴隸為目的,所以稱為擒生軍。這支軍隊在同北宋軍隊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夏實行的也是一種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成年男子都是國家的戰士,平時不脫離生產,戰時則隨各部落首領參加戰鬥。但在一般情況下,西夏的國家常備軍還是有固定員額的,採用的是徵兵的辦法。據曾鞏的《隆平集》卷二《夷狄傳》記載:

其部族一家號一帳,男年十五以上為丁,有二丁者,取正軍一人、負擔一人,為一抄。負擔者,隨軍雜使也。四丁為兩抄,余為空丁,願隸正軍者,得射他丁為負擔,無則許射正軍之疲弱者為之。故壯者皆戰鬥,而得軍為多。

西夏的常備軍主要是部族兵。部落首領在部落中有很高威望。因此,西夏的軍隊有很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戰鬥力也較強。

西夏出兵作戰,仍保留了一些原始社會的風俗習慣。出兵前,各部落首領要歃血盟誓,並以出獵作為戰爭準備,射獵完畢,各部落首領環坐生食獸肉,共同議論兵事,擇善而從,這實際上是原始社會晚期部落首領民主議事制度的遺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