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乾元治國 5、會通河溝通南北的經濟命脈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忽必烈指揮他的鐵騎水師,將戰火燒過淮河、燒過長江之後,後勤供應問題讓伯顏這位征宋都元帥頗費腦筋。

要知道,幾十萬大軍的糧秣,需要近百萬的民工運輸。那時沒有現代化的運輸裝備,只能靠騾馬大車、肩扛人挑,速度緩慢,運輸量小,耗費極大。因此,在開戰之前,他便和河渠副使郭守敬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考察,他們考察了河北、山東的河道,考察了隋唐的運河,成功地利用隋唐舊有河道運送給養,不僅節約了運力,提供了運能,而且也滿足了前線將士的後勤供應。

至元十三年(1276年),丞相伯顏攻下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後,對江南水路四通八達的狀況更是深有感觸。他回大都後,即向元世祖忽必烈建議:「今南北混一,宜穿鑿河渠,令四海之水相通,遠方朝貢京師者,由此致達,誠國家永久之利。」

對於伯顏的建議,忽必烈非常重視。他知道:剿滅南宋,得益於優良的水路運輸,才使得蒙古大軍長驅直入。如今,四海統一,萬民來朝,大都作為首都,需要源源不斷的糧食、貢品,而這單依靠陸路交通是遠遠不夠的。單糧食一項,近百萬的人口就需要從南方調運兩三百萬石糧食,運費開支將是多麼巨大。他還知道:雖然現在財政比較緊張,但一日不解決這個問題,京城將一日不得安寧。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構築一條溝通南北的水上通道!

看著郭守敬的開挖疏浚運河形勢圖,忽必烈很想聽一聽這位水利專家的意見。

對於郭守敬,忽必烈並不陌生。他是劉秉忠的弟子,由張文謙推薦上來的。中統三年(1262年)春,他在當時新建的京城上都(今內蒙古多倫附近)召見了郭守敬。透著精氣和靈性的郭守敬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次詔見,郭守敬向他提出了六項水利工程計畫,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淵博的知識、科學的設計使他對這個博學的漢人深為讚許。

他還記得,當時他就任命郭守敬為提舉諸路河渠,主持掌管全國修河開渠之事,並任命張文謙任河渠副使,幫助並保障郭守敬的後勤供應。他當時就一個目的,就是希望他能挖更多的河,開更多的渠,把旱地都變成水田!

郭守敬也沒有讓他失望,至元元年(1264年)初夏,忽必烈汗派郭守敬往西夏一帶視察黃河河渠水道。到了那裡,他立即著手整頓。有的地方疏通舊渠,有的地方開闢新渠,有的地方重新修建起許多水閘、水壩。郭守敬帶領工匠、民夫日夜趕工,以最快的速度修復了黃河中上游許多被破壞了的渠道,不但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複,而且這裡還成了江北糧倉,為忽必烈滅亡南宋提供了不竭的財源。

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當年的提舉諸路河渠使早已成為都水監、工部郎中。還是先聽聽郭守敬的意見吧。

郭守敬叩拜皇帝忽必烈後,忽必烈微笑著對他說:「郭愛卿,自你掌管都水監,掌管河渠、堤防、橋樑、閘壩等的修治工程以來,全國疏浚河道,開挖水渠,興修水利,朕對你的工作很滿意呀!最近,大臣都上書要求開鑿運河,利用水道運糧,以節減運力,提高運量,節約成本,我想聽聽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郭守敬趕忙回答:「啟奏陛下,臣下以為,此乃功在當今,利在千秋之事。」

「噢?你說說為什麼?」忽必烈聽他這麼說,連忙問道。

「陛下你想,如今我大都消費糧食,約十之七八來自於江南,而江浙一帶的漕糧沿著江南運河北上入淮河,在淮安由淮河轉入黃河之後溯流至中灤鎮(今河南封丘西南約30里);在這裡卸船裝車,轉為陸路運輸,到達淇門(今河南浚縣西南);再裝船入御河(今衛河),運至直沽(今天津),沿白沙河至通州;最後陸運至大都。如此這般水陸相交,反覆裝卸,費時又費力,況且這一路雖以河道為主,但河道迂迴曲折,運行不暢。因而,儘快在原有的這些運河基礎上去彎取直,開鑿直穿山東而取直北上的運河河道,使南北實現直航,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大事。況且,運河一旦完成,不但減少了運費開支,更重要的是能使子孫萬代受益!」

忽必烈看著地圖,眼睛在掃視著郭守敬說過的這些地點。他知道,一旦運河溝通南北,那將成為溝通全國的經濟命脈,不但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在戰略上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財政再困難,也得挖!只有拉直了韁繩,馬兒才能任自己驅使。對,就叫它「將馬頭上的韁繩拉直」運河修築方案吧。

「好!那朕就命你全權負責運河河渠疏浚開挖工作,幫朕把馬的韁繩拉直了!不過,運河開鑿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動輒耗資百萬,費時費力,絕非兒戲!你一定要先作周密的考察,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和措施,然後我們再上馬,千萬不要重蹈膠州至萊州運河的覆轍,一定要愛惜民力,慎之又慎呀!」忽必烈語重心長地說。

「卑臣願鞠躬盡瘁,完成皇上的宏願,造福子孫,留芳千古。」

接受任務以後,郭守敬便馬不停蹄搞起了運河開鑿的調研工作。他一路翻山越嶺,蹚水躍渠,遍訪地方群眾,走訪沿途船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在山東境內,看到滿路的運糧民工,他更是深有感觸。回到工部衙門,他立刻與各位水利專家商量,確定運河開挖方案。

馬之貞認為,開挖運河,重點在山東,而山東要開挖運河,只需把黃河和衛河水道溝通即可。要溝通兩河,他建議應開鑿汶泗新河。此議一提,立即引起郭守敬的重視。

方案很快就擬訂出來,並報請忽必烈審批。這個方案的核心是將隋朝完成的、呈扇面展開的大運河,裁彎取直:北端自大都起至通州,保留永濟渠河北段,後進入山東德州,再南下聊城、臨清、濟寧,進入永濟渠、山陽瀆,經揚州越過長江與江南運河連通,直達運河最南端的杭州。棄「弓」走「弦」後的這條南北大運河,比起扇面展開的隋代運河來,航路縮短2000里。

元世祖欣然同意。

經過一番籌劃,至元十七年(1280年),「將馬頭上的韁繩繃緊拉直」的浩大工程拉開了它最初的序幕。

直通大都的大運河並不在一個水平面上,沿途地勢三起三伏,最高處是山東境內的南旺鎮,人們將這裡稱為「南旺水脊」。

保持水源充沛和河面水平,克服懸殊的水位差,以使船只能順利地爬過「水脊」,成為擺在工部郎中郭守敬面前的一道難題。汶水向西折而東流,泗水折而南流,要使運河有充足的水源,必須要對兩河加以改造,郭守敬經過實地考察,精心設計出了爬越「水脊」的方案——

利用東平、馬場、南旺等湖泊作為蓄水的水庫,用來調節運河水量,同時利用這些湖泊為天然航道。湖畔之間阻隔不通的地段,開掘人工河道以相連接;然後,北引汶水作為水源;在今寧陽的岡城(汶水與洸水分流處)築壩建斗門,阻遏汶水,使汶水南流入洸水,到任城(今屬濟寧市)匯入馬場湖;再將此水分流南北,南與泗水會合流入淮河,北由任城開河道至須城(今屬山東東平)的安山,與大清河相接,以入于海。

此方案需要開掘的河道從濟寧任城開始到須城安山,全長約百里,稱濟州河。

丞相伯顏將此施工方案奏報給了元世祖忽必烈。

元世祖在收到奏摺的當日就批准了這個方案,並欽批:「以鈔萬錠為佣值,仍給糧食,開鑿濟州河。兵部尚書奧魯赤、劉都水及精於算數者一人,給宣差印往濟州,定開河夫役;同時令大名、衛州新附軍亦往助工。」

按郭守敬規劃的方案,在兵部尚書奧魯赤的指揮下,在劉都水的具體監督下,數十萬河夫星夜奮戰在挖河工地上,挑築的號子響徹河北、山東,河夫們用號子將棄「弓」走「弦」的宏偉藍圖,化為山河大地上的壯麗景觀。

整個河道,南起濟州(今山東濟寧),北達須城(今山東東平)安山鎮,全長150餘里。濟州河開通後,輸運入京的物資便可以先由大清河運至利津,從那裡入渤海,出海後沿海道轉運至直沽,這樣比原來經河南走御河大為便捷。可好景不長,連接濟州河段的重要環節——大清河,其入海口為泥沙淤積,通航不便,再加上海上風高浪大,這樣便不得不廢棄大清河航道,船隻通過濟州河進入大清河後,只能航行到東阿(今山東東阿以南),再陸行200里至臨清入衛河抵達通州。如此下來,雖然只有200多里,但需要常年役使13200多民戶來運糧,特別是茌平一段,地勢低平,每逢夏秋霖雨,便會泥濘不堪,車馬阻滯、輸運艱難,民工苦不堪言。這樣,在開鑿濟州河之後,如何解決由東阿至臨清這一段路運的困難又提上了元政府的日程。對此許多大臣紛紛上書,奏請朝廷開鑿一條連接御河與濟州河的運河。

太史院令史邊源、壽張縣尹韓仲暉向朝廷建議:自安山穿渠至臨清通御河。次年十月,丞相桑哥再次提出此議。見這麼多的朝臣建言開挖運河,經過認真考慮,忽必烈果斷下旨,開鑿聯通御河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